我來說說我的經驗......
我是外省人,從小家裡講上海話,也從沒聽過學過過什麼不雅的字眼
所以一直以為"上海話沒有髒話"
直到最近,接觸到一些大陸來的上海人,他們說的話我雖然可以聽懂
但總有一些字句我聽不懂,搞了半天,原來他們在說"上海髒話"
每個方言或是官方語都會有不雅的字彙,端看說的人水準而已
同樣的.......
從小我就以為台與很俗,聽起來不好聽,八啦八啦的,很吵
那是因為我聽到的都是街坊鄰居,菜市場的交談方式,聽到的都是最俚俗的字眼
直到我上了大學,接觸到北管戲曲,聽到了美麗的南管音樂,認識了台中林家的後代,聽到了優雅的台語
我才知道,原來台語(閩南語)也可以這樣優雅,聽起來不吵,不"八啦八啦"
閩南語本身無罪,也很優雅好聽,只是看什麼人去使用它
當年唐山過台灣,大多數渡海來的人,有很多是朝廷的通緝犯,海盜,或是單身打天下的人,統稱羅漢腳,社會地位較高的閩南士紳算少數,因此到現在台灣社會的所謂草根性,多數承襲了這些羅漢腳的粗俗基層文化......
那些什麼ㄒㄧㄠˊ 的閩南語不雅字眼,可以說是閩南語社會中較基層的人習慣用語
就像國語罵人的他X的,去你X的B之類的不雅詞彙
但現在這些原本不雅的台語字眼卻變成親切的草根性,變成可以正當使用的一般言詞
把基層社會用的髒話合理化,把不雅字眼端上檯面,也難怪台語一直給人"俗"的感覺
語言可以高雅也可以低俗,閩南語或台語本身也融合這些現象
只是看是什麼樣的人去使用,為何不能把台語優雅化呢?
為何俗又有力的罵人才是代表台灣文化呢?
另外,語言只是工具,目前最完整的官方語言就是普通話,也就是一般所謂"國語"
是個有文字,有邏輯的教育系統的官方語言
我也支持母語教學,但是否應該走優美精緻路線,擺脫意識形態,
不再讓小孩盡學一些粗俗的台語字彙(還要硬ㄠ說是草根性

),交壞未來幼苗
客家話也有他優雅的地方,台語亦然,國語也不惶多讓
希望大家在使用自己熟悉的母語時,別出口成髒,別弄髒了你心目中最神聖親切的母語。
引用:
|
作者strong
其實, 簡單的講,
就是閩南語中的低俗用法,
很少人會這麼使用閩南語,
跟國語習慣講髒話者的詞彙一樣,
不脫人的性器官與穢物,
這並非一個語言的常態or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