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從小在閩南語的環境下長大,
而國中的時候國文老師教我用閩南語去辨別古文的平仄,
那時候開始才注意到其中神奇奧妙的地方...
簡單舉幾個例子,
像是平常講的"客人"換成閩南語會倒過來變"人客"
颱風=>風颱 手腳=>腳手 力氣=>氣力 乩童=>童乩
這種例子很多就不多舉
有很多原來相反意思是一樣的
只不過因為沿用下來有些詞表示的意思會變的跟原來不太一樣
還有像是兩個疊詞後音節改變的部分
像是"紅記記" "歐罵罵" "青恂恂" "水噹噹" 之類的
甚至有三疊的 不過日常很少用到
(要用中文表達出閩南語的字詞真難

請見諒 )
腦袋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