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瘦菊子燦爛的球季
http://blog.yam.com/baseballwon/archives/840718.html
「鐵臂投手」莊勝雄的奮鬥〈之五〉最長的一役都和他有關
成棒時期,莊勝雄練得很勤,原本體能就好,還是拼命練重量和跑步,到日本羅德隊也沒變。不過,耐操並不表示不需要休息,當時國內教練或日本教練,對投球數缺乏認知,有的到現在觀念還是沒變,認為那是一種磨鍊或自我挑戰,而投球數超量的傷害,卻非一時一刻看得出來的。
那是非常重視輸贏的時代。春秋季?組聯賽暨中華隊選拔賽,觀眾很多,決賽經常爆滿,兩邊的球迷也是壁壘分明,甚至已有賭徒球迷在插賭,還會給部分球員「吃紅」!球隊勝負壓力也不小,使教練常常讓主力投手一撐再撐。70年代末到80年初,雖然沒有比賽詳細記錄提供證明,但印象中投球數最多的,應該不是徐生明就是莊勝雄,都是以變化球及控球取勝的投手。
在那時期延長賽司空見慣,而且一定要分勝負,不像現在職棒賽有時間和局數的限定。所謂「史上最長的一役」都發生在70年代末。之前是日據時代末,在如今已消失的新公園棒球場的全省決賽,由代表南部的嘉南大圳隊對北部的海山隊爭冠亞軍,打了22局,花4小時。第22局下半,嘉南大圳隊三壘手方少伯先安打上壘,接著連兩棒犧牲觸擊,然後靠再見安打獲勝。
直到1977年9月13日中華成棒代表隊選拔賽,合庫對台電打了15局,花了四小時10分鐘,打破比賽時間最長的紀錄。合庫到第15局下半、兩出局、滿壘,第八棒林進發揮出再見安打,才結束比賽。
最著名的「馬拉松之役」,由當時最有人氣的兩支甲組新軍味全與葡萄王對壘。那是1979年9年15日在現已拆除的台北市立棒球場,很多人誤以為是第一屆梅花旗,其實應該是成棒秋季賽,打了21局,從下午4時05分一直打到晚上10時11分,一共6小時06分,創下比賽時間最長的紀錄。第20局時,右線審張坤煜體力無法支撐,由大會裁判長高泉榮入替,也寫下裁判無傷退場的先例。
21局上半,味全第七棒鄭幸生擊出游擊區滾地球,葡萄王游擊手許永金失誤,鄭幸生上一壘;八棒林易增觸擊,落點不佳,鄭幸生二壘被封殺;接著林易增盜上二壘。九棒陳進財擊出滾地右外野安打,林易增攻下一分。21局下半,葡萄無攻而返,結束比賽。
味全投手是黃廣琪,葡萄王莊勝雄,兩人都完投21局,莊勝雄投235球、黃廣琪投231球。很難想像雙方教練會讓兩名投手投21局,而他們都辦到了!球評曾文誠在「味全棒球史(十二)」中,訪問當時味全教練陳潤波,他說:「這種比賽對兩隊的總教練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因為比賽是一局接著一局的延,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太早換怕對方打下分數,不換又覺得對投手太殘忍了,我曾經一度想把黃廣琪換下來休息,但每一次在攻守交替,他走下投手丘回到休息區前都會對著我說:『不要換,我還可以再投。』那種鬥志實在是嚇人。」
我想葡萄王教練的心情,應該和陳潤波很接近。莊勝雄和黃廣琪則在旺盛的求勝心及意志力的驅策下,苦撐到底!或說,連苦的感覺都麻木了。
之前,1978年5月10日成棒代表隊春季選拔賽,葡萄王對空軍就打了18局,也是莊勝雄先發,投九局,第10局由學長劉秋農接替。到18局下林華韋擊出再見安打,護送董國華得分,才以1:2險勝空軍。隔了五天,5月15日自立杯大專棒球賽,也是輔大對文化,打了21局才分勝負,下午1時30分開始,直到晚上6時55分結束。
第21局下半,輔大一出局,四棒林華韋安打上一壘,五棒郭源治觸擊,文化投手徐生明失誤,輔大一、二有跑者。六棒黃宏茂滿球數球後,擊出左外野再見安打,輔大才以2:3獲勝。
輔大先發莊勝雄投了18又1/3局,好球144,壞球71;第19局換劉秋農入替。文化由劉家齊先發、徐生明救援。第8局劉家齊被黃宏茂擊出全壘打後,徐生明入替,徐生明投162球。可見,當時要說耐操,不只莊勝雄。莊勝雄在自立杯拿了「功勞獎」名符其實。
等劉秋農、郭源治畢業去當兵,分別打空軍和陸軍隊,輔大就只剩莊勝雄是王牌,也最可靠,操得最嚴重。1979年12月29日開打的第一屆成棒梅花旗爭奪賽,味全與葡萄王採七戰制,哪隊拿到第四勝後,剩餘的場次還是得打完,投手的用量比現在的總冠軍賽還大。輔大前三場先發都是莊勝雄,其他由林振賢、陳忠海分擔;味全主要是徐生明、張永昌和陽介仁。輔大奪下第一屆梅花旗,莊勝雄獲投手獎。
第二、三次的梅花旗,葡萄王兵源不足,還向師大借黃武雄、謝長亨、李俊宏來助陣。莊勝雄先發又中繼,也救援和打擊,不過第一屆第三次成棒梅花旗,葡萄王仍以4勝3負奪旗,莊勝雄拿下雙冠王,防禦率為1.04獲得最佳投手獎,打擊率0.375(打數24,9安打)奪得打擊獎第一名。用「多功能選手」來形容小莊,一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