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eonkao
Major Member
 
leonka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170
[轉貼]台灣棒球的靈魂--郭泰源的故事。(如果你是個熱愛棒球的人,希望你可以撥空看一下這篇)

經典賽失利後,網路上撻伐聲、嘴砲聲不絕於耳,甚至有人說不配用國球來稱呼棒球。

看完這篇文,

我真正感受到一個運動員的精神,

以及我們這些觀眾,何者該為,何者不該為 ...

=============================

台灣人的精神是什麼?

在5年級生的回憶 這篇部落格文章中,許多即將步入中年的五年級生最津津樂道的一點,就是棒球。老棒球迷都不會忘的當年中華隊的三巨投:郭泰源、郭源治、莊勝雄。而今天,無論老朋友或新朋友,一個關於正港代表台灣人精神的一個故事,你絕對要聽。


郭泰源小檔案:

台灣台南人,1962年03月20日生,台灣知名棒球選手,在國中時期受三哥郭義煌影響加入校隊打棒球,早年曾多次入選中華青棒代表隊國手。1981加入合作金庫棒球隊,開始嶄露頭角,在第十二屆亞洲棒球錦標賽對韓國隊一役,首次投出時速154公里的快速球,連投十七局無失分,引起棒球界注意。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表演賽時,以時速158公里的快速球一戰成名,並幫中華隊拿下銅牌。

 1985年被日本職棒西武獅隊網羅,當年4月8日對近鐵之役首度亮相就投出完投勝,同年6月4日更投出日本職棒史上第65場無安打比賽(洋聯首位外籍投手達成),加盟職棒的第一年即有九勝五敗的成績,並有三場完封勝,均為聯盟第一;1989年更締造了十連勝的佳績;1991年球季後半段,連續投出九場完投勝,並以十五勝六敗一次救援成功,榮膺太平洋聯盟mvp;1992年後半季,他更締造太平洋聯盟史上第五個「三戰連續完封」;1997年西武隊於10月5日出戰大榮鷹隊時先發上場(第272場出賽),作為告別職棒球員生涯的引退賽。總計郭泰源在日本職棒生涯十三年期間,共留下117勝68敗18次救援成功的佳績,防禦率3.16,被日本球評家稱讚為控球藝術家。也獲得東方特快車的美名。旅日期間與郭源治、莊勝雄齊名,素有「二郭一莊」之稱。

 1997年回到台灣職棒界服務,與那魯灣公司正式簽下高級技術顧問合約;2003年底接任誠泰總教練職務;2004年首度以誠泰cobras總教練身份在中華職棒比賽亮相,可惜以0:1嘗到敗績;2005年終於率領誠泰cobras隊過關斬將打入總冠軍賽,與興農牛爭奪職棒十六年的冠軍寶座,可惜最後以四連敗的戰績收場;2005年11月7日提前與誠泰隊解約,結束了兩年的總教練生涯。


讓我們把時空,拉回到以往的時空........



紅土殿堂的人格者(一)

職棒16年打到季後賽,場上精彩刺激有餘,但場外荒腔走板的狀況也形成話題,從獅蛇首戰賽後記者會安排疏忽,居然由誠泰cobras總教練郭泰源幫統一獅大橋穰翻譯,再加上第三戰楊騏嘉落枕引發的陰謀論,如果把總冠軍賽也加進來,牛隊總教練所謂的「郭總人格說」與緯來主播慫恿許國隆唱加油歌的戲碼也記上兩筆,這系列賽事,倒是平添了些許荒唐味。

我記得,不久之前,曾經有娛樂線媒體記者去採訪郭泰源,那時郭總的明星太太張瓊姿一時衝動買了一間小套房當做投資,年輕記者懵懵懂懂提問,郭總雙眼盯著他看,什麼也沒說,結果隔天報紙標題出現了「張瓊姿買小套房,郭泰源震怒」的大標題。

看過那則「標題聳動,內容空洞」的報導之後,我心裡想,提問的記者確實太年輕了,這種棒球之外的小問題,對一向內斂深沈的郭泰源來說,可能沒有回答的必要,但也沒辦法苛責,因為郭泰源在1984洛杉磯奧運會飆出158公里的亞洲最快球速時,這位記者,可能還在吃奶嘴。

許多曾經沐浴在「郭泰源光澤」一路成長過來的老球迷,面對目前台灣職棒的觀球生態與媒體的娛樂手法,肯定是酸甜冷暖滋味雜陳,在那個「國際賽輸球等同於亡國」的年代裡,這批資深棒球人的價值,不應該是職棒消費的題材與消遣的對象,那些在網路城池囂張辱罵或人身攻擊的粗淺文字,除了圖一時爽快之外,看不到任何身為球迷該有的修養與深度,對這些已經成為教練級的運動家來說,更是不敬。


你或許來不及參與的黃金光榮戰役

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依靠青棒、少棒、青少棒三級棒球的小球員,得以在美國勞德岱堡、蓋瑞城與威廉波特曝光,即便揚威美國國土,但是他們身上的球衣寫著遠東區代表「far eastern」,這批球員到了成棒階段,有長達八年的時間,被擋在國際賽門外,國際上不承認「中華隊」的正確性,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roc是個國家,我們頂多邀請國外的社會或大學球隊來台灣進行邀請賽,想要在正式的國際棒球殿堂露臉,何其困難。

1982年在漢城球場舉辦的世界杯,中華成棒隊以「chinese taipei」為名重新踏上國際舞台,三級棒球時代成長過來的菁英,奮力扛回一塊銅牌,世界棒壇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台灣除了小孩子之外,大人也很會打棒球。

1983年,攸關奧運代表權的亞洲盃在韓國開打,9月10日,滂沱大雨中,一壘手趙士強漏接,再見失誤,中華隊敗給日本。

敗戰之後,全隊將士用命,擊潰澳洲,與日、韓三隊戰績相同,並列冠軍,主辦國於是決議,中華隊必須在9月13日先與韓國戰一場,贏球之後才能和日本爭奪奧運代表權。

中韓之戰,郭泰源接替先發投手上場,球隊在延長賽先是追平、再以逆轉獲勝,休息半小時之後的中日大戰,再登上投手丘的,竟然是剛剛苦撐八局的郭泰源,他瘦長的身影站立在內野壟起的土丘上,既不單薄也不孱弱,仍舊堅韌銳利,一球一球、一局一局耐心解決打者,沒有任何一個人從他手上得到分數,雙方0:0僵持不下,直到九局下半,趙士強瞄準日本投手池田的第一球,一棒將球撈出反方向的全壘打牆外,負責轉播的中視不斷重播趙士強奔回本壘接受隊友英雄式歡呼的畫面,「微笑喬治」的笑容,讓整個台灣沸騰起來,從南到北放肆奔流狂喜的淚水,而郭泰源一日兩戰苦撐17局的靈魂能量,成為經典。

三歲就跟父親到台北球場看球的棒球作家蔡鵑如,自詡為「認真的運動瘋子」,對那次亞洲盃有很深情的文字記錄,她說「中視停掉了新聞時段,停掉了當年特有的全國聯播,停掉連續劇,記得那時馬路上好安靜,所有人都在看棒球……」

參與那次亞洲盃光榮戰役的選手,包括游擊手吳復連、左外野李志俊、中外野林易增、右外野蔡生豐、一壘手趙士強、二壘手葉志仙、三壘手林華韋、捕手曾智偵、dh宋榮泰、代打謝良貴,以及後來在日本羅德隊闖出名號、在中韓戰役還曾經上場代跑、跑回追平分的另一位王牌投手莊勝雄。

而郭泰源在結束中韓之戰八局投球,短暫休息之後再度登板,以103球解決30個打者,五次三振,一次四死球,只被對方擊出兩支安打,投出一場完投完封的完美戰役。

1984年,這批棒球悍將前進洛杉磯奧運殿堂,李居明鎮守右外野,涂忠男蹲捕,楊清瓏把守一壘大關,趙士強扛下第四棒dh,而前一年在亞洲杯創下一天17局投球奇蹟的郭泰源,自然成為日本與美國職棒球團鎖定搶奪的焦點。7月31日,中美對壘,美國隊中,包括後來成為全壘打王的麥奎爾(mark mcgwire),在超過五萬觀眾的道奇球場,郭泰源在五局下半,先以153km速球,三振第一名打者,再以「世界第三快,亞洲第一快」的158km快速直球,讓第二名打者揮空,遭到三振。

從此之後,「oriental express」成為郭泰源的代名詞,國外球評稱郭泰源的快速球是「人間極品」,一流的球速球質,簡直讓打者眼花撩亂,連日本《產經新聞》都以斗大的標題來報導郭泰源這顆創下亞洲紀錄的158km速球,日職巨人隊更開出史上最高簽約金一億五千萬日幣的天價,希望網羅郭泰源加入,較之巨人簽下「原辰德」的一億日幣,以及1981年郭源治加入中日隊的簽約金一千萬日幣,郭泰源的身價可想而知。而美國職棒球團亦透過外交管道向台灣政府施壓,希望郭泰源可以直接向大聯盟挑戰,可是「重然諾」的郭泰源將這些甜美的天價擋在門外,仍舊選擇加入西武,這之中,飽含著情感與義氣,與他在1978年2月份的一場青棒賽事,很有關係。


投球動作如此優美的小伙子

1978年2月,郭泰源還只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代表長榮中學青棒隊出賽,原本鎮守游擊防區,卻因為投手戰力吃緊,臨時被教練指派站上投手丘,有位日本歐吉桑「池田義定」,恰好卸下中日龍球探身份,往來台日經商而下榻新竹飯店時,透過電視畫面看到郭泰源的身手,忍不住發出讚嘆,「他是誰?持球方法這麼正確,投球動作這麼優美,這小伙子到底是誰?」

從台南進學國小少棒隊到復興國中青少棒隊以來,郭泰源一直都是隊中的游擊手,身材瘦削單薄,有個綽號叫做「排骨仔」,他在家排行老么,哥哥都是運動高手,少年郭泰源最喜歡穿著三哥郭義煌那套「可口奶滋」球衣,希望有一天跟三哥一樣,成為出色的國家代表隊游擊手。

這位讓日本球探發出讚嘆的小伙子,因緣際會客串投手,卻改變了他的一生。

隔年,池田義定透過文化大學棒球隊教練陳潤波牽線,跑到台南找郭泰源,希望說服他棄游擊改練投手,因為在他眼中,郭泰源有強投的天賦條件,渾然天成的身體協調性與柔軟度,當游擊手太可惜了。

那次造訪,一開始郭泰源並不在家,他跑去釣魚了。池田努力向郭泰源的父親遊說,原本堅決反對兒子改練投手的父親,開始產生動搖。池田當時已經卸下中日龍球探身份,正在為強力改造的西武球團尋覓新戰力,尚未正式轉型投手的高中生郭泰源,已經成為西武球團的口袋名單之一。

1979年4月,郭泰源從游擊手防區走到投手丘,三哥充當捕手,手套擺哪個位置,郭泰源就精準將球飆進手套。5月份,原打算參加高雄自立杯大專棒球賽的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棒球隊,路過台南,跟小老弟長榮中學青棒隊進行一場友誼賽,結果,郭泰源上場試投,擁有名將李居明、林易增、楊清瓏、鄭幸生、陽介仁等好手的打擊群,卻在郭泰源主投七局之內遭到封鎖,只打出一支安打,所有球員教練當場傻眼。

1979年6月3日,台北市立棒球場舉行的全國青棒大賽,郭泰源首度以投手身份登板先發,面對強敵華興隊,郭泰源完投九局,只被對方擊出兩支安打,失去一分,長榮以2:1獲勝,郭泰源拿下投手生涯首度登板的完投勝,距離他真正開始練投,其實只有短短兩個月。

第二戰面對美和,只被擊出一支安打,投出九次三振,九局完投完封,長榮以1:0獲勝。

長榮在三位主力投手因傷缺席的情況下,推出剛剛轉型的郭泰源,搶下生涯兩場完投勝,震驚台北球場,老球迷大感意外,初生之犢卻是威風八面,連兩場讓「北華興、南美和」吞下敗仗。

進入四強決賽之後,郭泰源的靈魂戰役持續延伸,先在首戰與美和纏鬥11局,4:3完投取勝,再對華興完投九局2:1獲勝,三戰榮工,完投完封10局,飆出14k無四死球的驚人記錄,長榮以1:0擊敗榮工,奪得當年的青棒冠軍,也寫下台灣青棒球史上,由郭泰源48局完投單挑「北華興、南美和、東榮工」三支傳統棒球勁旅的驕傲驚嘆號。

原本有機會進入文化大學就讀的郭泰源,為了早一點解決兵役問題,只好放棄升學,選擇加入甲組成棒合庫隊,照樣上演他的驚人靈魂戰力,不但創下單場19k的紀錄,還曾經以98球、10次三振,完封當時擁有好手林易增、趙士強、吳復連、陽介仁在內的味全隊,而味全陣中與郭泰源正面對決的強投,正是後來擔任國家隊總教練的徐生明。


(未完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
IT大叔
舊 2006-04-26, 02:13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onka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