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您的住址: Tainan Taiwan
文章: 3,701
|
中國時報 A1/要聞 2006/04/22
李遠哲:核電50年內不能廢;減少二氧化碳 核四一定要蓋
【黃筱珮/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天表示,台灣每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三,是「壞榜樣」,污水處理做得也比東南亞等貧窮國家差。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核四一定要蓋,核一、核二、核三廠要延後除役,五十年內台灣不可能做到非核家園。
環保署長張國龍回應表示,核電安全不像李院長想得樂觀,核電廠能否延後除役也要經專家評估。部分與會者則反諷「核廢料是否可搬到中研院?」
李遠哲昨應國家永續發展會議之邀,發表專題演講「台灣的永續發展何去何從」。一開始,李遠哲沉痛的說,現在出國開會最怕別人問「你們國家二氧化碳排放、汙水處理做得如何?」他覺得很難啟齒。
李遠哲說,雖然政府開了很多會,常講永續發展,官員也常說「專案辦理」,結果就是「專案不辦理」。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上升,臭氧層破洞、溫室效應、陽光日照數下降十五%,都跟二氧化碳有關。
他提出數據,台灣每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為十二.四噸,僅次於美國十九.九五噸、澳洲十九.一噸。很多人都說要學台灣的經濟發展,他卻覺得台灣是「很壞的榜樣」,如果台灣一直學美國,等走到絕境才想回頭,就很難了。
要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李遠哲指出,以前大家不能接受核能,現在可以重新思考。他強調,科技進步,核能安全已不嚴重,只要做好核廢料處置即可。日、韓、大陸、馬來西亞現在皆贊成走向核能。
李遠哲也說,五十年內,台灣不可能做到非核家園,「核四一定要建立、核一、二、三廠要延後除役」。等到五十年後,再生能源、太陽能技術成熟,甚至達到核聚變(核融合)的境界,核能發電廠才能除役。
環保署長張國龍對核電持保留態度。他說,核電安全有機械和人為兩方面,機械安全可管控,人為卻難掌握。他並表示,核一廠於一九七八年啟用,預定四十年後除役,能否延後除役,必須由專家評估,美國有的核電廠才用十四年就除役,為了安全考量。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反諷地說,既然李遠哲支持核電,那核廢料無處可放時,就搬到中研院好了。台灣環保聯盟執行委員施信民表示,核四預算原為一千七百億,台電現追加七百億預算,預計三年後完工,將是全世界最貴的核電廠。他重申,核電不適合在台灣發展,核四是否運作,應交由公民投票決定。(相關新聞刊A4)
__________________
字卡美, 號鳥, 請多指教
 音響也可省省玩 , 一萬塊買七零年代 Rotel Marantz Luxman 三美聲
 我的 Canon 中三元 , Bronica Mamyia Pentax 中片福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