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Member
|
看了大家的評論,感到有些傷心~~
建築華而不實,不符合經濟效應,破壞周邊關係
花了大筆的經費概出這樣的"垃圾",大陸淪為建築實驗場?!
關於鳥巢,GT500已經貼出新聞報導,所以就不再贅述
Jacques Herzog&Pierre de Meuron這兩位出的建築師
以鳥巢這個案子,強力挑戰工程技術與設計思想的極限
鋼鐵結構以不規則的方式交錯編織成鳥巢狀,鋼筋的空隙則拉上半透明的充氣薄膜達到可防水又可以讓陽光滲入.
這樣的設計案的確稱的上相當具有水準的,比起伊東豐雄的樹狀式建築更用的大量的曲線.
不可諱言的就是初步設計案的確耗用大量的鋼筋成本,在後來的設計案已經解決這個問題.
建築的確要在不斷的實驗之下,一步步達到進步的目的,這因為這樣才有創新.
國外建築師累積的經驗跟技術水準已經具有相當的能力
更一步的思考不僅要符合堅固,實用,美觀三大要素,另外思考與大自然的關係
生態健築已經有一定成果,比如Glenn Murcutt也是朝這個方向努力中
建築絕對不是什麼華而不實,建築是被制限的藝術
在很多方的考量,比如法規,機能性,預算,業主的要求所建構出來的東西
整個建築所要考量的東西是很複雜的,不是我想要建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就可以
當然也不是說大師就不會犯錯,事實上在歷史上大師犯過的還不少
比如路易斯康的悲慘命運,法國的龐畢度中心的整修,萊特的落水山莊
而就北京奧運館建設,有些錯不在於建築吧~~畢竟這些建築案可是透過國際競圖挑選出來
然後由當局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