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讓我回憶起以往時光,看〔寶馬王子〕卡通,吃〔麵茶粉〕打彈珠,玩〔殺頭殺腳〕的遊戲,迷戀黑白影像的〔打飛碟〕電玩街機,當兵抽籤中〔陸一特〕,你說的大陸同胞啃樹皮的課文,小學課本還真的有唸過.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確實是為了反盜版而做,因為在We are the world一曲風靡全球後,新聞曾經報導拉丁美州歌手也仿傚美國歌手的作法,集結眾多歌手之力為貧窮南美民眾開唱.而〔明天會更好〕以反盜版名義集結國內歌手,我和同學就戲稱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別人為他人貧窮而唱,國內歌手為自己貧窮而唱,差別有夠大的,當時對國內歌手的作法實在難以認同,也因此會有這種想法.
但盜版歌曲確實嚴重,夜市地攤大剌剌的擺著各種音樂帶販售,在當時執法機關根本沒有重視過侵權問題,老百姓也沒有尊重版權的觀念,我自己也是聽盜版音樂長大的.

麥可傑克遜;空中補給;鄧麗君;費玉清等等中外歌手的作品,到地攤去逛絕對找得到,價格多少我記不得,但比在唱片行買一定是便宜的,盜版問題確實嚴重影響歌手的權益,以現在尊重版權的觀點來看,〔明天會更好〕以反盜版做為訴求並不為過,僅以訴求目的論定作法優劣的觀點,這是我自己太年輕,還不夠懂事.
以上,如果你堅持認為〔明天會更好〕並不是以反盜版為訴求,那就算了!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再持續爭論下去也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