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建興的CD-R燒錄機包裝也有出過這個現象!!
就是包裝紙盒有不同的顏色,可是內部裝的燒錄機卻是一樣的機型.
這種差異恐怕只有生產的工廠才會知道內情.
以前也有買過一模一樣的同款電腦主機板(只是韌體編號版本不同),
同樣的電路板佈局,卻有前後期不同的插件方式.(零件廠牌不同)
最好玩的是:兩相比較之下,前後期主機板有些小地方的電子零件真的是被省略掉了!!

(也許是成本考量)
就像我今年買過兩台BENQ1640也是一樣!!
出廠日期前後只差一個月,韌體同樣是BSMB,但是燒錄挑片的特性卻完全不一樣!!
這又該怎麼解釋呢?也許真的應驗了:某些時段批號生產的機器,恐怕真的是有優劣高低之分吧?
合理的懷疑:廠商在生產的過程當中,一定有在零件或是韌體方面做了一些調整.
這些產品的變數都是可以經由工程研發部門來設定控制的.
因為任何的元件都有一個耐用的容許值存在.(只要不要超過額定值和成本)
一般來說:廠商為了節省成本開支也樂得從這方面去下手.(只求堪用就好)
反正消費者也不會拆開拿示波器或是儀器去測量波形曲線和其他數據吧!!
再來就是我買的兩台P牌A09也有這樣的現象!!
兩台只差在韌體不一樣,可是奇怪的是:
一台早期買的A09(韌體1.07)不能判讀DVD10(雙面單層)的影片.
另一台後期購買的卻完全能正常讀取DVD10的影片.這不是很奇怪嗎?
相對的;這也印證了:難怪有些網友在燒錄時會發生一些光怪陸離的現象!!(包括我自己)
而且生產DVD碟片的廠商也是產生燒錄亂象的變數之一!!(前後生產的染料品質不統一)
因此才會有燒錄機跟碟片有格格不入的現象.其實這些現象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利的!!
因為這會讓我們付出不必要的燒錄成本.(這其實是對產業和消費者是一種惡性循環和傷害)
這對消費者來說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會造成今天產品會變成這樣.
就某些層面來說:其實消費者是要負最大的責任.
不負責的廠商在獲利和成本的考量下,也只有犧牲掉消費者的權益囉!!
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我們消費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