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台灣啤酒500CC.
台啤大站在個人使用者立場看產品, 產品好功能強價格低, 再挑剔不是來亂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站在企業及系統建構者立場看產品, 功能愈多愈強當然愈貴, 但是當我願意付貴一點的代價時有沒有那多一點強一點的產品可買.
原來...真的是誤會....
台啤道歉先了...因為這種合版.都是以文書機.上網機等.
作為一種節省價格的考量.沒想到竟然會有以企業界的立場來看....
我之前碰到的..是KM18G-PRO...NF2的版子...
由於有內建SATA 150G的RAID.所以就裝了兩顆80G去跑RAID..
然後又用了1顆160G的去當備份碟..拿這部主機去當企業用主機.
接了另外一張3COM的網路卡.內建的接ADSL的數據機.
3COM的接24 POST的HUB..接整個公司內部區網跟部分上網...
結果常常發生主機當機.或者硬體損壞...組機子的人一直問我.
我就跟他說.你買的版子根本就不對.會這樣當...
|
台啤兄客氣了, 我對PCDVD的網友素質有信心, 真理愈辯愈明, 大家都對事不對人.
這案例中, 雖不知詳細情形, 但依照你的描述, 估計罪不在主板, 在於系統規劃的人身上, 不... 這不能叫系統規劃, 簡直是那種玩兩年PC就敢自稱MIS的人想當然爾的亂來... 正常情況下隨著工作增加主機應該只會變慢, 會當就表示系統有嚴重錯誤, 會常常操死零件就表示整個系統架構從基本就是完全錯誤...
合板只適合文書上網機... 這是K6時代產生的死板觀念吧? 那時滿街K6/P3/Celeron合板, 的確幹不了什麼大事只能說堪用而已, 在K7/P4時代只要CPU夠快RAM夠大, 再搭配一些好週邊, 已經可以負擔許多重要工作, 也被用來跑Cluster/GRID, 到了K8/DuelCore 64bit時代, 速度效能早就提升不只10倍, 打死我也不信文書上網工作的loading也增加到10倍還是只能是文書上網機...
在我的觀念中並不岐視合板, 功能就是功能, 效能就是效能, 哪家廠商敢告訴你同樣功能的元件集成合板之後效能就要打折扣的? 只是為了市場考量, 其它電子零件如電容電阻的用料品質"必須"符合個人電腦市場的耐久度需求而已, 合板唯一的致命傷是一個元件故障就得整片主板送修, 這一點我可以用備料來彌補, 再說目前的加工工藝應該也進步不少. 之所以挑合板跑Server, 是想看看在正確的規劃下, 這小姨能操到多高的性能, 個人級的多工只能算小打小鬧, Server級的多工算得上是SM小姨吧? ^_*
一般企業的一般應用... 老實說我也會建議買HP/Dell套裝機省麻煩, 剛好我這個資料庫的案子要求的功能相當偏, 偏到勢必只能用組裝機而沒有適合的套裝機, 所以還是看939而不看754, 更何況754似乎前途未卜?
小姨(Micro-ATX)在廠商眼中只能低階低價? 那整合度更高面積更小省料省更多的小表妹(Mini-ITX)卻不見得更低階更低價哦...
提到RAID5... 除了那種高階高價有硬體運算單元的卡, 我是不敢相信中低階甚至OnBoard RAID效能的, Rebuild一次不知要多久, 通常在中小企業我只用1最多到0+1而已.
KI51PV-754... 嗯... 我的另一個案子中也許可以, 但這個案子中就不行了... 順便問一聲, PCI-E有沒有像PCI-X的轉向插卡或有擴充插槽數的轉向插卡? 想讓PCI-E的介面卡平躺下來... 就可以超薄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