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cucubird
物種命名是發現者發表啥名就是啥....
除非有進一步證據可更改物種科別..就順便改名....
熊貓早在1869年, 一位法國學者來華, 到四川考查生物資源, 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兩年後, 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 研究它屬於貓熊科, 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
ex:櫻花勾吻鮭->台灣鱒
可是鳟和鮭是不同物種喔....
否則...櫻花勾吻鮭->台灣鮭魚....
外國人還以為台灣又發現新鮭魚了......
別名: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高山鱒、台灣鮭魚、台灣鮭、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陸封型櫻鮭、大甲鱒、櫻鮭、石田氏鮭魚、、台灣馬蘇麻哈魚、三文魚、本邦 (bunban泰雅族語)
為什麼叫櫻花鉤吻鮭呢?因為最早是由日本人發現, 經過研究發現和日本的櫻花鉤吻鮭在分類上屬於同一類
應該說...我們一直以為它是鳟魚....
結果被日本人...更正物種名發表了....
如果在之前台灣人先發表...台灣菜頭鮭...成為鮭科 菜頭鮭屬...
那日本再發現他們的櫻花鉤吻鮭就變成.....櫻花菜頭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