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EVERENDnew
Advance Member
 
NEVERENDne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高打狗熊
文章: 300
Thumbs up

讀者PS:

身邊的同學幾乎都是老師,他們關心的是產假是不是和寒暑假重疊了,而不是關心,在我產假期間,我的學生能適應另一個老師的教學嗎?


劉力學在和老婆溝通後,老婆也同意他的做法,因此他就從電腦業的高階主管,變成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夫。「雖然家中的收入頓減,但是因為還有老婆開設的美語補習班支持,生活上過得去,我也才能全心投入孩子的教育。」「我覺得這樣做很值得,因為我深信,我這輩子最大的投資不在於我有多少錢,而是我的家庭,我那一雙寶貝兒女。」

◎台灣人沒創造力就沒希望

對於這個他生活了20多年的台灣,他卻有著深層的看法。「我覺得台灣未來是沒有前途的,原因在於台灣人沒有創造力,無法擁有自己的產品,只能做代工;造成台灣現狀的最主要因素,追根究底還是在教育。」



劉力學認為,教育的第一件事是讓孩子越早獨立越好,當孩子哭鬧時,一定是有原因,父母親不要只是一味的安撫或是責罵,而是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哭鬧的原因。

「我記得兒子一歲大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聽到他在哭鬧,於是我下樓來看看發生什麼事;老婆告訴我,兒子要玩尿布,她不給玩,因此他就哭鬧個不停。」「我覺得很奇怪,告訴老婆把尿布給兒子,沒想到兒子居然把尿布拿到垃圾桶去丟,老婆才恍然大悟,原來兒子要丟尿布而不是玩尿布。」因為她早上趕著出門,告訴兒子以後尿布要自己丟,沒想到他就記住了,認為丟尿布是他的責任,到了晚上,他想要將尿布拿去丟時,老婆不給他,他為了想要拿到尿布才會哭鬧。」



「於是,往後的每一天,我們幫他換完尿布後,就會把尿布拿給他自己去丟,他也很樂意接受這份工作。」「甚至孩子還會觀察我們的行為,因為幾天之後,我們發現屋裡的小垃圾桶裡沒有尿布的蹤跡,而是出現在屋外的大垃圾桶中,後來又過了幾天,尿布卻直接出現在焚化爐裡。」「原來是兒子觀察到我會把屋裡的垃圾丟到屋外的大垃圾桶中,之後,再隔幾天,會把大垃圾桶中的垃圾丟到焚化爐裡去,因此他就乾脆自己把尿布直接丟到焚化爐裡。」



「你看,小孩子的模仿與學習能力是不是很強,你只要給他一個環境,他往往會還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讓一對子女快樂做自己

劉力學從不打小孩,他會在小孩做錯事的時候,不斷地跟他們溝通。「從他們一歲開始,只要他們犯了錯,我總會叫他們過來坐在我的大腿上,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知不知道這樣做會讓爸爸和媽媽很難過?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通常,在和顏悅色誘導他們說出心理的動機與想法的時候,就已經達到溝通的目的了,問題也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劉力學的大兒子現在在加拿大首屈一指的UBC大學就讀二年級,小女兒則是台灣中山女高三年級的學生;兩人成績都很優異,但是劉力學從不逼他們唸書,他的想法是 :「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我覺得台灣的父母很奇怪,什麼事情都幫小孩子安排的好好的,一下子擔心他們危險,一下子害怕他們出問題,這樣過度保護的結果,養出了一堆只會依賴或是指使別人的小孩,這樣的小孩長大後,很難去適應變遷快速的工業社會,難道到了50歲還要靠父母嗎?」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們下課後的時間都是他們自己去安排規劃的,他們擁有自己的房間,不管要打電動、做功課、看電視,我都不會去管他們,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自己要負責。」「我記得女兒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就懂得為自己安排時間了,她在門後面貼了一張,上面清清楚楚的用蠟筆畫了看電視、做功課、彈鋼琴等等的圖樣,旁邊還註明了時間,她完全清楚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這樣父母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不過,劉力學還是會干預某些事情,例如孩子的暑假與寒假作業。
「我覺得寒暑假的時間就是用來玩的,幹嘛要寫一大堆功課,所以我二話不說就把兒子帶回來的暑假作業簿撕掉,然後告訴擔心被責罵的兒子說:『不用擔心,我會跟老師解釋,這二個月,你就好好玩,等到開學了再好好唸書,如果老師要扣分,就讓他扣好了,因為分數不代表一切。』」



對於台灣目前正在實施的教改,劉力學以「亂七八糟」來形容,他說:「台灣的教育問題,光是革命學校,不革命家庭是沒有用的,因為有很多觀念都來自傳統不合時宜的做法,因此,我覺得教改是內政部的工作,不是教育部的工作。」


◎樂當環保工作者

退休後的劉力學,除了花很多時間在孩子的教育上,也開始成為一個環保工作者。「會走上回收廚餘這條路,一開始是為了要解決垃圾問題,因為我住的地方以前沒有垃圾車,於是我每天把垃圾載到台北的辦公室丟,但是有時候會忘記拿下來,垃圾就在車裡發臭,我覺得這樣很麻煩,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就DIY在家蓋了一座小型焚化爐。」不過,在焚化爐啟用一段時間後,問題也就跟著來了,原因在於台灣人的飲食
習慣會產生一些湯湯水水的垃圾,也就是一般人口中的ㄆㄨㄣ。這些廚餘在焚化爐中無法完全燃燒成灰燼,反而會影響焚化爐的壽命,因此劉力學把這些廚餘收集起來,打算將其變成有機肥料。
劉力學透過朋友認識了台大農化系的吳三和教授,兩人開始一起研究如何將ㄆㄨㄣ變成肥料,劉力學也從高科技產業主管的外國人,搖身一變成為每天與臭ㄆㄨㄣ為伍的人。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後,兩人終於成功產出第一堆有機肥,劉力學並將這個經驗陸續推廣到社區、學校以及其他鄉鎮。劉力學說,經過堆置處理、完全發酵後的廚餘,可以從廢棄物變成最好的有機肥料,這些有機肥料對台灣的農業與生態無疑是最值錢的「黑金」。不但可以解決垃圾問題,更可以拯救台灣的農業,讓土地免於農藥與化學藥劑的污染,讓人民吃的更健康,實在是一舉數得。


◎比台灣人更愛台灣

「收ㄆㄨㄣ、作堆肥、種有機蔬菜」,不但是劉力學退休後的生活重心,也是他的事業。「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學做農夫,因為在50歲以前,我見證了台灣電腦科技的發展歷程,而在50歲以後,我發現廚餘會是解決台灣環保問題的最好方法,它更有機會發展成為生物科技產業一顆熠熠發亮的星星。」


劉力學很愛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的飲料,更是他的午餐,一打啤酒不到一個小時就喝光了。在採訪過程中,我不斷聞到他身上啤酒的味道,也不斷聞到他渾身上下
散發出的熱情、有計畫、有思想以及充滿希望的味道。
這個「外國人」讓人感覺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
 
__________________
猜猜看第一張圖是在高雄的哪棟大樓裡


第二張應該不用猜了吧
舊 2006-03-27, 11:57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VERENDnew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