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我總覺得台灣政府的很多政策都只是做ㄧ半而已
看到其他國家的人好的地方, 就只是學習到人家的表面
卻忘記了相關的配套措施
舉公共建設或是促進房地產繁榮為例
背後的理論依據應是凱因斯學派的經濟理論
藉由公共工程的建設
增加人民就業及可支配所得
進ㄧ步可增加政府的稅收
可是該死的外勞政策開放
卻讓這些所得流到了外勞以及資方的手中
真正台灣民眾受惠的倒是不多
政府稅收亦沒有增加
遺產稅免稅亦是
香港本身的條件是以資金自由化為其競爭優勢
減稅後促進資金留在香港為其ㄧ的優勢
再加上本身資金的自由化環境
更可替有錢人賺進更多的錢
當然要把錢留在香港
然而台灣如果採取同樣的遺產稅免稅
真的會讓有錢人願意把錢留在台灣嗎?
沒有好的投資環境
留下來也只是放在銀行爛頭寸
還不如在其他國家還能有更好的投資收益
我覺得台灣真的要能夠讓經濟再度發展
三通是ㄧ個不錯的方式 (請不要以政治眼光來看待這個議題)
曾經跟ㄧ些香港商人談過
其實香港人蠻擔心台灣開放三通的
台灣本身有強大的台商基礎
開放之後不論是航運亦或是資金的流動
均不需透過香港的轉介
對香港人來說是ㄧ個相當大的損失
只要是政策的配合
我們的條件其實是跟香港一樣的
也都能賺到相同的錢
香港能夠年所得兩萬美金
我想我們也一定辦的到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