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龍貓
Power Member
 
龍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0
您的住址: 森林
文章: 660
4.自由!萬歲!

如果說,恐怖份子的V是大壞蛋的話,那麼負責揪出V的芬屈就是大英雄了,壞蛋是否出色,有時得取決於英雄的義舉是否能令人信服,身為正義天平兩端的V和芬屈,必須營造出勢均力敵的氣勢,才不會讓讀者覺得無趣,故事也才能在兩人的激鬥中產生火花。

也許在電影V怪客裡,觀眾大多會傾倒於V的翩翩風姿與出刀俐落,但是在原著"V代表血海深仇"裡,有為數不少的讀者是崇拜芬屈的,包括我自己XD,芬屈的表現讓"V代表血海深仇"的劇情層次更加地多樣化。這本書除了是本政治驚悚小說之外,因為芬屈的存在,它更可以被稱上是一本懸疑的推理小說,即使把芬屈與助手Dominic / 多明尼克這條追緝V的故事線,從"V代表血海深仇"裡連根拔起而成一段獨立的篇章,不看艾維,不看蘇山與其他角色,它都是十分精采的追兇紀錄。而亞倫摩爾除了把過程描寫的****迭起之外,更重要地,在於把芬屈這個角色塑造地非常傳神。

以下將完全揭露電影與漫畫最精華劇情,可能破壞觀影樂趣(根本是破壞殆盡XD),請考慮再三後再行閱讀!


"V代表血海深仇"的封面,當年越看這笑臉越討厭..就忍不住買回去看看到底裡面多討厭..XD











對電影觀眾來說,可能會非常難以想像芬屈的魅力,即使電影版的芬屈是由硬底子演員Stephen Rea / 史蒂芬雷飾演,但是因為電影劇本把芬屈的調查與推理橋段剃除得一乾二淨,使得就連身為史蒂芬雷粉絲的我,也很難喜歡上電影裡的芬屈。在電影裡,根本無法體會芬屈是如何一步一步靠著揭開謎題去接近V的,甚至連最後的歷史真相,都是藉著V現身說個明白,這根本是破壞了芬屈這個角色本來可以發揮的空間。觀眾看完電影之後,可能只會覺得史蒂芬雷的芬屈,完全是個溫吞慢郎中,臉上常浮著一張窩囊表情,什麼話都不敢大聲說。劇本這樣改寫,浪費了史蒂芬雷棉裡針的演技力跟芬屈這個令人敬佩的角色。


兩種版本的芬屈與多明尼克

該怎麼形容"V代表血海深仇"裡的芬屈呢?簡單分析,就是"華生的外表裡有著福爾摩斯的頭腦",他的招牌象徵,除了跟福爾摩斯一樣煙斗不離身之外,就是過人的正義感,更難得的是這正義感之中還包含了自我反省與理性判斷,電影裡的芬屈與原著一樣急欲追拿V到案,但是少了原著角色的這些思考,讓史蒂芬雷大部分時候只像隻沉默的獵犬一般。芬屈的正義感與洞察事務的觀察力,在The Voice被綁票之時就清楚地呈現出來(電影裡直接把The Voice給了斷了)。

原本與Voice一起坐在火車裡的兩名保鑣,被發現死在包廂裡,手指還都被俐落地切斷了,兇手不但在現場留下了Violet Carson / 卡森玫瑰(又是一個V開頭的單字!)與一個V圖案之外,還把The Voice給綁走了。

芬屈堪驗過現場後,不但迅速地聯想到這起案件,與日前國會大廈爆破案可能有什麼關係,兇手可能想傳達什麼重大的訊息。他更對助手多明尼克憤恨不平地說:"他在不驚動他人的情況下迅速殘忍地殺了他們。不管他們做了什麼壞事,畢竟是兩條人命....但他殘殺他們就像對待牲畜一樣!"


芬屈的憤怒

而就從這裡開始,芬屈正式對V進行調查,他並不像戴思康之類的趨炎附勢之輩,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才如此努力,更不是為了大家天天掛在嘴上的那句"England prevails"(大英萬歲),他只是認為剷除罪惡是他的天職,他只想"Help Britain out of this mess"(讓英國脫離這團混亂),而發揮他獨特的推理能力。

他也許是整個故事裡最清醒的角色,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目標前進,最後終於能與V面對面對決,即使他可以理解V犯案的真實動機,甚至體諒V,但是因著除惡務盡的天性,他仍然將這個重要的罪犯給送上西天。這也是讀者會喜愛他的重要緣故:那種擇善固執打死不退的頑固個性。

讓我們來看看另外幾個芬屈顯露機鋒的橋段:當V一邊放著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一邊殺害利利曼主教時,是芬屈立刻想到"命運"那一開始的"搭搭搭當",就是摩斯密碼裡的"5"(V);當V殺害女醫生Dalia /達莉亞後留下了她的日記(這段殺害過程電影反倒原封不動地保留了),芬屈藉著日記瞭解了V的過去,並且迅速地推理出V的兩個動機,而這裡正是電影忽略跳過的部份:

第一當然是為了拉克希爾裡被人實驗的血海深仇(Vendetta)而報復,這可以解釋他為何把Voice、主教、醫生以及其他眾多相關人員在過去四年間全給殺了,電影也有描述到這個部份,但是事實上日記裡有幾頁很顯然被V撕去了,為什麼?電影裡沒有解釋這個部份,但是原著裡有關於這部份的推理。芬屈推斷也許V的第二動機更加地病態:他留下日記是想讓所有人知道他的過去,與Larkhill / 拉克希爾集中營的歷史。


按照達莉亞的日記所述,V宛如從火燄中重生了

但是把日記撕去幾頁是為了什麼?他也許不想讓大家知道更多他的細節,他的名字、他的年齡、他是哪種人種?如果他只是想報復拉克希爾的一切,那在已經大功告成的現在,又何必刻意掩蓋這些神秘的過去?因此芬屈大膽地推測,V是在跟他們玩鬥智遊戲,就如同當年自拉克希爾脫逃前,他在自己的牢房裡玩戰爭遊戲作逃獄的砂盤推演一般,只是這次的遊戲將更加致命!

但是這一切的推理太過順利了,宛如流沙陷阱一般,深深地吸引住芬屈,真相真是如此觸手可及?芬屈提出了警告,這整本日記也許都是V假造的,也許他根本就不曾生活在拉克希爾,這一切都只是煙霧彈與假動作,只是為了導引芬屈往錯誤的方向偵查而做出的騙人把戲!

這裡的思考過程就像一般常見推理小說的內容一樣精采,讓整個故事的邏輯漏洞一掃而空,在電影裡有許多隱而不言的劇情疏失,在漫畫裡大多有合理的解釋,像是為什麼當V向整個政府公然挑戰之後,傾北歐之火的力量...甚至名偵探芬屈的追查,仍然無法翻出V的老巢在哪(這一點與芬屈被強迫休假有關,稍後會提到)?芬屈在看到神祕人向他們解釋真相時,為何不立即逮捕?不管對方是不是V本人,以他了解的程度也應該帶回局內好好詢問吧(原著裡芬屈與V在生死對決前根本沒照過面)?電影最後當群眾湧向國會大廈時,雖然大統領與柯迪都死了,但難道沒有其他高層幹部指揮嗎?軍隊就這樣地一動也不動(因為漫畫裡根本沒有這個橋段,而且北歐之火的成員當時除了芬屈外也全數喪命)?而少了這些片段,不但給觀眾留下不少迷團,更加無法讓觀眾理解芬屈這個人的內心,觀眾無法因此喜愛並敬佩芬屈這個硬漢角色,十分可惜。

芬屈在故事中休息了將近半年,除了因為V這時正用拷問與監禁來"訓練"艾維,而無力犯案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因為毆打新任的The Finger柯迪,而被要求休假。為什麼?這又是另一個令人震驚的答案,因為柯迪當眾挑釁芬屈,說他是為了替達莉亞報仇才如此賣力辦案;是的,芬屈與達莉亞私下有親密關係。


芬屈在遭到柯迪諷刺之後,徹底地崩潰了

這秘密瞬間讓讀者瞭解到,芬屈並不是只是一個單純的邏輯機器而已。他有感情,他隱藏悲痛作為推進自己的動力,他感到被遺棄了,枕邊的那個人,那個他會為她在清晨四點起來做三明治的女人,永遠地離他遠去了,而她從未告訴他有關拉克希爾的這些事,一個字也沒有。追查V不只是為了正義而已,他也有沉重的血海深仇了,他也與V站在相同的復仇者立場了。當電影裡的史蒂芬雷不像原著裡的芬屈...沒有跟達莉亞有過感情,最終也沒有與V來一場最後決鬥的時候,戲院裡只有我輕聲嘆息,因為跟我坐在一起的觀眾,永遠都不知道芬屈的另外一面真實,以及那硬漢心中種種難解的複雜心思。


失意的芬屈在東海岸休假,只有他與海鷗

在V透過各種方法破壞北歐之火的組織時,芬屈完全無用武之地,因為沒有足夠的線索去推理V的動機為何,一方面他也擺脫不掉對達莉亞的愧疚,他決心完全投入V的內心世界,模仿他,學習他,用他的思考模式去思考,為了達到這種境界,他前往現在已是禁區的拉克希爾遺址,並且吞下了迷幻藥,他要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開放,呼吸拉克希爾的空氣,感受拉克希爾殘存的當時氛圍,從中去找尋那細微的蛛絲馬跡線索,更重要的,V在過去也被達莉亞他們用藥物控制,他一定在那迷幻之中體悟了什麼,才讓他有了"第二動機",才讓他有那麼大的力量去顛覆世界。

在幻覺中他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達莉亞,也看到了被禁錮的人們,看到他們因為禁錮而背棄信仰、逐漸瘋狂的心。但是他還是無法體會V的內心,是誰監禁了他?誰能夠釋放他?誰能夠讓他完全地操控自己的力量?誰能夠限制他自由自在的意志.............除了他自己以外?


芬屈藉由藥物開啟了自己的心靈,從心之監牢中解脫

瞬間幻覺迅速退去,他感到無比的輕鬆與釋放,太陽的曙光在他的眼前綻放,身上再沒有任何的束縛,源源不絕的活力從他的身體裡湧出....這就是自由!


Totally FREEEEEEE!

很難不聯想到亞倫摩爾是不是在磕藥之下寫出了這麼精采的解放過程,我們暫時不提藥物的敏感問題,亞倫摩爾的確直指了法西斯政權為什麼可以如此輕易地掌控人民的原因,不是靠著冷冰冰的槍桿子,也不是張牙舞爪的恐嚇,那是因為人民自己放棄了自己做主的權利,怠惰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而把自己深埋在人類根本的劣根性裡,摀上耳朵,閉上眼睛,這樣就什麼痛苦也看不到,什麼悲傷也聽不到,而只有當人民如此安逸地逃避一切,邪惡的老大哥才有掌握一切的機會,"就讓我當你們的口與耳吧!"(在此又可以看到亞倫摩爾設計北歐之火組織分工的創意!)就這樣我們喪失了一切發聲的機會,只能眼睜睜地被禁錮,一如當年拉克希爾的悲劇一般。

這一段與之前V佔領電視台後所宣示人民的內容剛好前後呼應,再次證明了英國著名哲學家Edmund Burke的名言:"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that good men do nothing"(邪惡獲勝,皆因好人袖手旁觀)

而V覺醒了,從那受虐無明的沉默中覺醒了,他不是因此有了什麼超能力,也不是因此而刀槍不入,而是他覺醒了自由意志的必要性。從北歐之火手中奪回了五感的他,看著數不盡的人民,仍然在那無間地獄裡安靜地承受迫害,他憤怒了,為千千萬萬的百姓憤怒了,這是恨,這是不公,這是血海深仇!

就像他被芬屈最後開槍打中時所說的名言:

"Did you think to KILL me?
There's no flesh or blood within this cloak to kill.
There's only an IDEA.

Ideas are BULLET-PROOF.
Farewell....."

"你認為你殺得了我?
在這斗篷之下不是你殺得了的血肉之軀...
在這斗篷之下只有一個理念。

而理念是刀槍不入的。
再見了...."



名場面!
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有棒球、電影、音樂、偵探、超級英雄、綿羊、野狼、與偽善者出沒。

新•龍貓森林
http://totorogo.dyndns.org/
舊 2006-03-23, 01:25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龍貓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