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話說,其實這顆寒假就該寫好了,不過因為遇到某件事而拖了下來,到了開學更沒時間,只好在幾個週末慢慢生出來
這顆是tim3195兄大方外借的,雖然說tim3195兄看的起小弟說亂來沒關係,不過小弟自知焊功很差,所以還是沒動到啦
雖然許多細節沒看到覺得可惜,不過還是見識到以往沒看到的架構,還是覺得蠻有參考性的
直接來看看這顆怪獸級的東西吧,先來一張外觀照吧

這顆有多長呢,足足比小老弟400W長了一截(22CM VS. 14CM)

規格,12V有45A,5V跟3.3V總共可以到250W

主要的輸出接頭,有24PIN及12V 8PIN跟4PIN各一,都是獨立線材輸出

主要線材上,有些線材用到16AWG的耐高壓(300V)高溫(90°C)的線材

週邊輸出線材,12大2小4獨立輸出SATA,因為是舊機種,還沒有PCIE電源接頭

拆開,雙系統結溝,一組為12V,一組為5V及3.3V

拆下後的一覽照,因為拍照的關係,可能看不太出來前後的散熱片有高低差

在設計時加了鐵片到上蓋上,下接次級測的散熱片,推測是想導熱到外殼上幫忙散熱

一體式EMI FILTER,使用的是內建CX及電阻的台達15GEEG3E,不知為何又外接了一顆CX電容(下為接地線)

AC輸入端及次級EMI濾波,保險絲用熱縮套包起來,輸入後分成兩路

5V&3.3V的PFC電路,BOOST電容用的是RUBYCON USC 400V 330uF 85°C

橋式整流子,另外加上散熱片,POWERMOSFET則因為太擠了,完全看不到

PFC控制子版,也是因為太擠而無從下手;圖中為12V的PFC電路,BOOST電容同5V輸入

12V的PFC子版,在外形上跟5V有所不同,旁邊也有VR,推測用的是PFC&PWM COMBO IC

POWERMOSFET用的是ID制20N60S5(資料為INFINEON)
快速二極體用的是SHINDENGEN制SF20L60U,後面墊一個黃銅散熱片

為了避免變壓器的磁飽和而限制12V電流的輸出,所以使用雙系統,所以也有了兩顆變壓器(一顆12V,一顆5V及3.3V)

12V輸出端,還有張子版,下端為-12V及-5V,輸出電容為NCC KZE及一顆RUBYCON組成

子版特寫,一樣看不到,不過下邊配置兩顆VR、PSON、PG,可能是保護及PWM COMBO IC(兩顆VR用來調整5V及3.3V)

-12V,-5V用穩壓IC作的,似乎是比較古老的方法?圖中的二極體焊到-12V的散熱片上,用途不明?

未完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再見!咱們夢裡見
PS: 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