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2006.03.06 中國時報
欠債還錢 勿心存幻想
陳一姍/新聞分析
立委徐中雄上周五在立法院總質詢,怒斥金管會不把民眾陳情公文當一回事,惹得蘇揆開門打孩子。龔照勝堂堂一個獨立機關主委,尊嚴被踐踏在地。
但真相是,徐中雄的助理根本沒有把公文送出門,徐中雄唸的是助理準備的陳情稿,助理有沒有上公文,他不知道。
這不是第一匹狼來了。前不久,卡債族法律律師團宣布成立,推出一名大肚子孕婦泣訴十年來借兩百五十萬元卡債,還了六百萬元,還欠五百萬元。現金卡推出不過五年,這樣的高利貸怎麼算都怪,銀行局忙著問資料想要搞清楚。這位孕婦突然失去了蹤影。
此外,過年後,媒體大報特報被卡債逼上歹路的西門町瑞光銀樓搶案,據金管會事後了解,這位歹徒既沒有信用卡、也沒有現金卡。
寓言故事裡,放羊的孩子,因為喊了太多次狼來了,真正危急時,被重重的懲罰。但針對卡債議題,社會與輿論卻未查出事實真相,謊言無人追究,是非無人分辨,這樣的情況已使台灣出現一種推卸責任的新卡債危機。
卡債問題的成因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來看,有消費者保護意識太弱,金融教育不足,卡奴誤用工具的層次,這是金管會無可推諉的責任。另一個層次是銀行貪圖短利,但為了自己的錯誤,去年與今年銀行將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問題是,別人的錯誤,並沒有讓卡債族卸下「欠債必須還錢」的基本責任。從某些層次,卡債之所以出現,是地下金融地上化的「先進指標」。在沒有信用卡與現金卡之前,這群因為失業、投資失敗、或愛慕虛榮消費的卡債族,可能跟親友週轉,可能唯一的借錢管道就是地下錢莊。
那時欠錢不用還嗎?卡債只是個人財務問題一種形式的呈現,卡債族真正的問題,是台灣結構性、中高齡失業、經濟疲軟情況下,謀生不易的生計問題。這些問題,不會隨著把信用卡、現金卡妖魔化,怒斥金管會、銀行就能解決。
結構性失業的勞工,已經發生的卡債問題,必須靠儘速訂出個人破產法來解決。還能還款、還有謀生能力的卡債族,必須儘快面對自己的債務,才能重新開始。捏造故事,無助於協助卡債族重新站起來;不負責任的言論,只會讓卡債族心存幻想,延後協商,終究要面對越滾越多的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