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P800 到 P4P800 SE,那是沒有什麼大變動。
網路晶片換掉,解決 3c940 會很容易斷線的問題;
CPU 供電相關線路有修正,記得是可以承受更大的電流,以供超頻使用。
但是 P5LD2 SE,這一張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看了就不爽,這邊改,那邊省的,真是 xxxxx
P5LD2,
http://taiwan.asus.com.tw/products4...=3&l2=11&l3=185
P5LD2 SE,
http://taiwan.asus.com.tw/products4...=3&l2=11&l3=185
南橋變成 ICH7,SATA2 的 RAID 的功能沒了。
ITE 8211F 也沒了,所以不能多接四顆 IDE 硬碟了。
如果主機板內建唯一的 IDE,已經裝了光碟機*1 + 燒錄機*1,這樣就沒得接了,還要去另外買轉接器,一個至少要 300 元跑不到,買二顆的價差,就已經超過這二張主機的價差了。
音效從 Realtek 變成 ADI,ADI 的驅動程式更新速度,根本就和 Realtek 完全不能比,Realtek 常常是因為遊戲的相容性問題,馬上就會改版,而且還都是 WHQL 的版本,這可是還要另外付錢給微軟認證的呢!
ADI1986A,這一顆音效晶片我是不知道怎樣,但是之前主機板有內建 ADI 音效的,常常看到有網友反應會破音。
USB 從 8 PORT 變成 6 PORT,連這個都要省 .....
我不知道網頁有沒有打錯,因為二張主機板的背板 I/O 埠,都用掉 4 個 USB;
內建I/O 都剩下二個 USB 連接器,總數應該都是 8 個 USB,不知道網頁有沒有打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