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圍剿的ETC--我的使用經驗談
2006/03/02 00:18
(●作者安傑羅,屏東市,服務業,專畢。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安傑羅
針對進日ETC的紛紛擾擾身為消費者實在不知道要相信誰,索性自己去對ETC加以瞭解,在查詢了各種資料後發現立委諸公、消基會、媒體。。等,都未公平公正的加以評論以及報導事實。
先說BOT這件事好了,當初若立法院沒刪除中華電信的預算又何必採BOT呢?現在才在說高速公路是人民的應該國營,不是自打嘴巴嗎。
對於為何會採2件式的ETC而非TAG,查閱過標書是因為交通部期望「交通一卡通」用一張卡民眾就能搭乘所有的交通工具,不用像現在北部-悠遊卡、中部-中部七縣市、南部-Taiwan money卡,所以會採2件式。
至於車機部份,以我本身也是ETC的使用者而言,車上機真是大又醜,我去申辦前考慮了整整一個禮拜,當我1月15日申辦後隔天以時速110km/hr通過收費站扣款成功時(在1/16~1/25試通期間都是以110~120km/hr通過收費站沒失敗過),我看了一下右手邊回數票車道後想到「便利跟它的醜權衡之下,我接受了它的醜」--就如同大哥大當初的黑金鋼不也是如此嗎?只是後來高公局強調閘道速限開始執法取締時,竟有人認為是因為時速太快會導致扣款失敗;還有媒體用獨家新聞來報導說隔熱紙會影響扣款,這些未經證實的報導真是令人覺得好笑。相信大家都會有因為金屬網隔熱紙的關係,若要使用衛星導航或是測速器時不是要把隔熱紙挖個洞就是要外接天線,原因是上述2種設備是「微波」會受到金屬網隔熱紙的影響導致接收不佳,ETC是「紅外線」並不會被干擾,我有朋友使用V-COOL的隔熱紙,「強調一張前檔是10000元起跳」,他加裝ETC也都能扣款成功,我想媒體報導前是否只是為了收視率而不加以求證呢?
關於最受爭議的使用者付費的部分,我想大家都有辦中華電信的市內電話吧,那您為了使用不是跟中華電信租話機就是自費購買,怎麼不見有人抵制中華電信呢?其實換個思考方式在使用回數票時幾乎都是衝到票亭前踩煞車,過了後踩油門加速,不曉得大家是否知道最耗油就是踩油門加速,尤其是大型車,當貨運業老闆在抱怨油價上漲利潤變薄的同時,是否想過微利時代該如何去減少成本,輪胎磨耗、煞車皮磨耗、油耗以及使用回數票造成司機大哥為了節省回數票繞路所造成的時間及油耗的損失,你裝ETC和用衛星定位監控車隊作比較不知哪一種省錢又有效率?
做以上的論述,是看到原本算是美意的ETC措施被喧染到抵制、拒裝!我的感觸很深,曾經聽伯非特老師的演講說到「現在來到智慧時代,當資訊多又凌亂時就是靠智慧來發現微小的不同」;小學時有教到「寸金難買吋光陰」,花880元買到每次過站就是快人1~2秒對我而言是值得的,而觀看本文的您要繼續抵制、隨報導聞之起舞,或是加入使用都是您的決定,我是會繼續使用的,反正官司打下來曠日費時,最壞的結果是交通部敗訴後遠通全額退費,我也沒損失啊!
(●作者安傑羅,屏東市,服務業,專畢。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http://www.ettoday.com/2006/03/02/327-191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