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的配備和我好像那@@....我是p4 2.8g(478),1Gram,也是精星9550白金版,不過我這星期應該就會換上我最近在y拍買的艾爾莎6800gt,不過你說你預算是5000-7000這裡喔,是有加power嗎?如果你本來power夠力,那power應該是還不需要換啦,我的本來是台達的300w,自己覺得怕不夠力,所以這次換顯示卡也換了power。雖然我也算新手,不大敢推薦什麼c/p值好的卡,但是我自己在想換卡前,也是很常來這看看一些網友的見解,所以我換了6800gt,雖然這是超過我當時的預算的,但是心理層面是告訴我,如果為了那1.2千的預算,而買了較6800gt低階一點的卡,那這樣我是不是又要超頻了,而且覺得我以前都省來省去,這次就買高階一點的AGP卡,下次再升級就是全換的時候了,所以感性戰勝理性,就這樣敗了一張6800gt,只是當時去y拍看時都只有福X科技的6800gt,真的本來想買的,只是一直考慮他的保固,還好有等等,後來就出現有人拍艾爾莎的,而且保固還有2年多,就標下來了。
另外,分享一下經驗好了,我現在這張9550白金版,是我買電腦產品的一個轉捩點,因為在這張卡之前,我買電腦東西都是看便宜就買,如果玩game不夠力就再超,超不夠就cpu再超,再不夠就加ram,再不夠的話就只好看看那些game的高畫質影片,和一些圖片來過過乾癮,很悲哀吧。會想上網找資料,再比對資料的這個習慣,是有一次我同學說...他買了9500,那他推薦我9550,我那時都不懂,就上google打9550,出現一大堆資料,但是幾乎都是大陸網站(我也是那時才知道大陸網站有好多台灣網站沒有的資訊),比對了各家的9550,當時我就買下了精星9550白金版,那時我記得是為了玩need for speed 6 代,裝上9550之前,我沒預計會有多大的差別,因為以前買卡都買便宜的,所以裝上去都覺得差不了多少,但是裝上9550後,哇!!!世界開始美妙起來啦^^,有夠順的啦!!!也因此我對ATi印象不錯^^,後來我買東西都是先上網查資料,所以之後我要買什麼我都己經先知道了,下一步就是跑到光華,跟老闆說我要買什麼,然後就走人,不到5分鐘就ok了,所以看到我一些朋友到光華買東西都要很久,就知道他們之前沒作功課^^,最扯是有一次,我看朋友都有買mp3,我就覺得好好喔...因為我從國小就看到有人帶那種卡式的隨身聽,就覺得很棒,但是一直到大學都沒買過一台隨身聽,後來就一樣在網路上查資料,最後我是決定買ipod,那時4代剛在台灣上市3天,價格要12000,我記得我也是不到5分鐘就帶著他出場了,最好笑是那時有一對情侶,在看架子上的ipod,那時老闆正和他們講解,我一進去就直接說,老闆我要一台ipod 4代,老闆馬上拿出一台,那時那對情侶就一直看我,結果在我拿錢給老闆時,他們馬上說要一台ipod。
不好意思說了這麼多,只是今天睡不著,就講了一些經驗。如果你心理對於買卡有一點譜了,那參考一些資料看看別人見解都很有用,不過c/p值在於人,不是在於卡本身喔^^(覺得這句話不對的別罵我喔

,這是我買東西的觀念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