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2月8日看了這齣好電影,心得的話許多大大寫的太棒了,我只能說說這部電影的配樂絕對替電影加分不少,裡面有些很熟悉爵士歌曲但是小弟只認得chet baker的.
由於小弟去看時已沒有套票,因此花了510元且附的電影精選原聲帶也是櫃檯小姐特別給我的.
這精選原聲帶感覺好像是從電影播放轉錄下來的,音質還蠻差的...共六首歌大概10分鐘.
不過聽著聽著彷彿電影的片段都浮上心頭,有點不滿足的感覺,我想這部電影多看幾次都會覺得有趣.
劇情感人的部份並不會特別灑狗血,都是點到為止...但是一幕幕拼湊起來的感傷更是後勁
十足,也許這就是人生吧...在片尾時燦爛的時光得以延續,也許這是個不一樣的人生,也許這是個不一樣的義大利,總而言之繼續時代的變遷與營造不同的人生故事.
以下有劇情,但是純粹是自己揣測,事實上導演給觀眾想像的空間還蠻大的..
尼古拉所承受的痛苦也不在話下,因為他總是發自內心去愛別人就如同教授所說的他給她高分的原因在於同情(好像是這兩字有點忘了),但是他救贖了許多精神病患卻沒有救贖了他的老婆與哥哥對他來說更是無法承受所幸看到片尾我才如釋重負....
馬迪奧的個性很難去描述,也許大環境下的體制也如同精神病患的管理方式(如同飛躍杜鵑窩電影)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許多制式化的條例看似正確其實都是令人弊病的也如同摩托車日記某些片段.馬迪歐知道的很清楚但他卻選擇逃避,諷刺的是再國家歡度元旦的那天他選擇了自殺也許也是種無言的抗議.馬迪歐也許個性使然不善與人交際,因此常常把時間花在書本上,在片中遇到的攝影師忘了叫什麼名字,他也沒有說出他的職業(也許是他心中所想做的警察與現實的不同)而自稱尼古拉也許他想成為像尼古拉這樣的人,一個可以包容其他人又廣受大家喜愛的人..
對馬迪歐來說,再那四目相望的同時也許他自己認定許喬珍才是有辦法真正能打開他心房的人.但是事與願違,無耐天殺的軍人介入和片中馬迪歐高興的去見喬珍時,喬珍始終沒有說出心中想說的話,大概是關久了,只能靠唱片述說...XD
但是這不能怪喬珍,直到片尾她才有辦法接納這光怪離奇的世界...
喬珍也許他比尼古拉更敏銳或者更了解馬迪歐,從馬迪歐照片的神情即可判斷出他是在對對面的人說話..只能說第六感真強,不然就是片頭馬迪歐有擺過出同樣的手勢,忘了.
喬珍說精神病患有著你們這群世俗下的小民不同的想像空間與淺能阿,你們這群無知的人們把我們不當人來管理

有點冷
結論這部電影真是令人意猶未盡.......讓人像吸了鴉片般的上癮,這是種魔力......
希望有更多人喜歡上這部電影也感謝上面幾位大大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