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upersula
我一直覺得,古代的戰爭不外乎是計策跟數量
好像鮮少提到戰爭科技這件事情...印象中都是刀槍射箭騎馬
在現代戰爭科技幾乎決定戰場輸贏
但是想想中國人從好幾千年前就開始大規模幹架,不會只有這一點吧
戰國時代跟明清時代的傳統戰爭,差別在哪裡呢??
有沒有有研究過的人來解一下疑惑??
|
中國明朝極盛的時期(大概就是朱隸當皇帝時前後期),火器(槍砲)使用規模
和普及程度,應該是世界第一,當年清兵尚未入關時,明朝軍力火器已算是主力了
幾場大敗仗,還是因為清朝軍隊利用氣候和計策,將明軍誘出堡壘城寨,讓明朝軍隊火器失效
造成出擊的明軍慘敗,因為當時明朝軍隊在普遍使用火器情形下,對一般冷兵器的始用和訓練
早已大不如前,加上將領無能~才敗的那麼快.(當然內亂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也有關係)
當時外國傳教士看到明朝配備的火器規模,差點沒嚇死~當時歐洲還落後很多.
閉關鎖國讓明朝和清朝看不到世界的變化,喪失進取心,讓中國數百年積弱不振~
而清末清朝軍隊火器的配備普及程度遠不如當年明朝軍隊(明中期就已經以火器為主力)
當然還是有火器,但使用比率太低,且相較明朝並無太多進步,相對而言西方國家卻大幅精進
差距自然就出現了~
另外在戰國時期,中國陣戰的技術和攻城器械已經頗為先進~
秦國軍隊並且可能已有排射火力的概念(因大量配發驽機~就是十字弓啦)
且火力射程達百步以上(跟火繩槍差不了多少),可以提供綿延的火力
利用火力線和步軍正面攻殺打亂敵陣,再利用戰車部隊由兩翼突入衝殺
以擊潰敵軍,跟18/19世紀西方國家作戰利用火力的概念類似(參見美國獨立戰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