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hdvd
當然就我所知道的來說
不會是武斷
自然也會有要求相關的前例可以佐證這樣的論點
所以藉貴兄一語旁引
因為如果全世界發行的版本都是 AC-3 5.1 ,盜版卻能拉出 DTS .....你說這不是很見鬼的問題嗎?
因為如果全世界發行的一區版本都是 AC-3 5.1 ,台版卻能拉出 DTS .....你說這不是很見鬼的問題嗎?
其道理也是相同的
一直強調精心後製的中藝得利等也就是代表
到地雷區刊看看就知道了
而
「高價取得母帶只是為了壓片重製權可以無限壓製有的甚至於兼發盜版其念頭邪惡」
這件事是本產業經營的最高機密
相信以您的宅心仁厚實在無法了解其邪惡
版上又無法點明
只能告訴您
歐洲研究報導 <報載>
盜版有65%都是內部人員所為
也就是內賊
所以高價取得壓片重製權
就好像同時買到盜版護身符一樣
香港業者為打擊盜版
自行在影片發行時灑出大量盜版價之正版
更是業界經典
|
首先就舉的例子「因為如果全世界發行的一區版本都是 AC-3 5.1 ,台版卻能拉出 DTS .....你說這不是很見鬼的問題嗎?」這個問題來回應您,看這個問題的舉證,小弟真的覺得您或許在相關的銷售和規格上有相當的專業水準,不過對發行和製作,您有些陌生。
業界做出 AC-3 5.1 有兩種方法,第一個透過專業的 Mixer 虛擬出 5.1 Channel 的聲音,這只需要透過母帶就能夠完成的,因為這個 5.1 聲道的音場是虛擬的,跟國外給的 DA88 處理出來的音場還是有天壤之別。
另外一個是用音效帶 DA88 來錄製,這個 DA88 是真實由國外的發行商來做出來的音場定位,做 AC-3 5.1 或 DTS 都需要它。所以國外只要有 DA-88 而國內發行商有一併「選購」,就算原來一區的影碟只有發行 AC-3 5.1 的版本,不代表國內發行商沒法做出 DTS ......。但是盜版商能夠買的到原版商提供的 DA88 母帶?
另外有的事情我想各位可能也不是很瞭解,目前八大的影片在東亞地區的製作很多都是統包的,也就是由韓國等製作中心製作出東南亞發行的版本,然後直接派發給各地的發行商,也就是發行商拿到的 DVD 都是國外做好的,他們只要拿到 DLT 到壓片廠壓製就可以了。特別是得利的 DVD .....各位看到他們的 DVD 時不會覺得很奇怪嗎?怎麼好像每個版本都有「韓泰繁簡」等字幕、選單,甚至還有泰語發音?以這麼多種的發音和翻譯成本,在國內發行是不需要的,多翻譯和配音都要增加成本,而且很多的繁體中文的語法看起來還有點怪怪的,有點港式?(航站情緣是個例子)這是不合理的,但是大家好像都沒注意這個問題......,這個產業下沒有什麼最高機密,只是有的事情大家比較沒注意而已。我倒覺得不用這麼陰謀論。
您的論述看起來好像都是正確的,但是有些問題,您說的「歐洲研究報導 <報載>盜版有65%都是內部人員所為也就是內賊」的意思是說,盜版能夠取得很多畫質很好的影片很多是內部人員偷出素材偷出去賣的,並不是只說這些「發行商」自己發盜版,內部人員偷素材的案例常常發生在
「參展用的影片,看盜版時,上下會不定時出現警語浮水印的那種,這種的盜版畫質很優異,網路上流通的術語是 DVD-Scr ,會流出的不一定是公司的人員,也有可能是處理審查影片的單位流出」
「另外一個是 TC 畫質的影片,是從拿到播放膠捲的電影院流出的,內部的工作人員藉由能接觸到電影院播放的膠捲偷偷側錄流出的」
「製作公司的不肖人員利用製作的權責流出即將上市的成品」
「壓片廠的控管人員」.....
我想您還是把詳文閱讀完畢之後,在想想這些問題的合理性,如果廠商自己是這部影片的發行公司,他可能會破壞自己的影片市場嗎?這無異於自己當小偷偷了自己家裡一樣怪怪的嘛!若是其他廠商要惡搞是有可能的,但是他們得先拿到母帶,不過這不太可能,而且被抓到的官司和企業形象....划不來。
引用:
作者nhdvd
消費者問我架上一區或港版的片子是不是盜版時,我心理是會莫名火上心頭,想著:「你真不識貨」
但我架上一樣有天王片供應不識貨的人
而看著亞藝和百視達那樣的連鎖店時,心裡也曾想過「如果那樣做能賺多一些錢,我乾脆迎合大眾好了,反正他們也不懂,只想要那樣的東西......」這也是這個產業惡化的原因。
壓片廠的興盛造成台灣這些發行商壟斷只是原因之一
得利、百視達、亞藝弄倒了,那麼壟斷和爛商品的問題就解決9成9了
您沒看訊碟和協和下市後
本產業乾淨多了
不要把發行看的那麼難
很多經典版權幾十萬元就買得到
現在的您以後都有可能是發行商
現在的發行商從前也只是A拷商
我認識的正版發行商用一區製版發行台版DVD也不乏其人
盜版更是一定有的
發行只要有錢就可以
要發天王片就須要"精心"後製的技術
發行商中藝賣給得利45部DVD發行就賣了一億
還指定中環壓片
亞藝更是一定的...
|
您的偏見和預設立場還是太重了,您還是沒思考到當初的「得利、百視達、亞藝」怎麼來的,其他國家也有百視達,為啥不會這樣?
另外訊碟和和協和下架之後又有了銘華(這家發行公司我之前都沒發現,還真是大.....>_<)、群體.....你說真的比較乾淨嗎?
台灣的發行商使用一區製作台版我之前說過叫做「逆向工程」,有的發行商會這樣做,有的不會,會跟不會都有其原因。若他買到了這一部影片的發行權,也獲得使用一區影片重製的同意,那就沒有任何法律和道德的問題。
盜版不是做不做的到的問題,技術層面沒有難度,但是這些都是職業道德的考量,比方說開鎖的不會去當小偷、當醫生的不會胡亂利用藥品、當心理醫生的不會利用病人的信任,這些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做的道德、法律問題。若您真的掌握了這些發行商犯罪的證據,我建議您舉報他們,告死他們,這樣不但同時解決了九成九的壟斷和爛商品的問題,也維持了社會正義,更可以獲得舉發盜版的獎金。
引用:
作者jasen_dvd
您的發言
怎麼又往後退?
這樣交流可就沒意義了
消費者當然可以評論:「鴨肉和雞肉那個比較好吃」
如果不能
才會使我無言……
如果巿場已被壟斷
消費者再如何不買、不租、不看有用嗎?
廠商早就看準了絕大部份人
還是得乖乖的要買、要租、要看
被壟斷的巿場、無良的天王片商
天王片只會愈來愈多
要不要5.1、dts及寬螢幕的dvd
由消費者來決定!
而不是由天王片商假一大堆似而非的理由
推出天王片硬要消費者吃下
其他區片有的規格
台灣三區版沒有理由不能有同樣的規格
|
沒倒退啊,是您誤解了我這個問題的含意。
我不是說雞肉、鴨肉不能比較,而是雞肉和鴨肉那個比較好吃我想是不能「這樣」比較的,你可以比北京烤鴨和水煮雞那個好吃,或水煮鴨跟肯德雞那個好吃,不同的料理方式會給人回答不同的答案,如果要比較那就得控制一些變數,不然這個比較就變的很含糊。
我會舉這個例子是因為之前的問題是 LD 的時代發行商為什麼不會搞天王, DVD 的發行商就會,我意指其他的變數還很多,您不能就光這樣比較兩個商品的市場演變過程,這樣不客觀的。
您還是沒回答我之前的問題,動畫市場的版權商為什麼不敢搞天王?但是影片發行商越來越天王?其中一定有能解釋的原因。
我也提過如果家裡沒有 5.1 喇叭,DTS 解碼設備,那麼賣這些規格的人回去做啥?還是沒法看啊......您都可以認同消費者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許他不需要 5.1 or DTS ??),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消費者不能夠「不買、不租、不看?」?難道你們不是不買、不租、不看的一群??你不買難道廠商拿著刀子架在你脖子上強迫你買??您還是懂得選擇一區的影片來買啊?怎麼會說硬要消費者吃下呢?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