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級黑豬肉
企業對這類是最敏感的。RD vs Income。全部 RD 還沒有開始有收入公司就先死了...  更,其企業主要不想 Full RD 的有兩個重點原因:一、台灣政治情勢發展不穩定。不過抱歉,這牽扯政治,不以與深入討論。二、資金過於龐大而卡到利潤。台灣為何不作 Full RD 呢?我以前初入大學時曾經私下請教幾位董事長而得的答案,其中也有電子業的。我那時不信還認為是他們欠拖,結果在台灣工作後真正深深瞭解台灣這一種尷尬局面。因政治情勢不穩,RD 投資龐大後是否可以稱到回收期。
如果每個企業的董事長都像你這樣作法(想法或許一樣,不過限於現實),那我看台灣沒幾個企業起的來。 ---> 但是我必須承認,只要一旦起來,就很不得了。
|
真要動手做的話 , 寧可自己慢慢爬也不能過度依賴國家的承諾 . 台灣的政局不穩 , 可能今年還需要某些計畫來支撐大局 , 明年風向一轉大家就得喝西北風 . 誰家裡沒有老小+ 車房貸要環 ? 這種問題想也知道決不能讓四年一換 , 撈完走人的政客們控制住 . (每四年就改政策 , 再剝一次皮. )
RD 投資龐大 ? 其實 RD 這部份還比建廠, 準備員工退休福利 ...... 便宜很多 . 至於投資要回本 ...... 富貴險中求啊 ! 不下海押這一把 , 那也許一輩子翻不了身 . 同理可証: 現在還不開步走出國防自主的第一步 (R&D from the bottom up) , 那麼以後再想做的時候只會變得更為困難 . 霍英東發跡的故事或許可以拿來做個參考 . 萬丈高樓平地起 , 要是霍英東沒有前半輩子的磨鍊 , 他的後半輩子可能就沒這麼輝煌傳奇 .
http://gd.cnread.net/cnread1/jswx/y...hi/sjfh/061.htm
狐康 Foxconn 也是搞一條龍才發跡的 (鴻海 Foxconn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聯結器機構專利的保護 , 老是被 AMP 用專利法修理.)
所以基本策略就是勇於冒險挑戰(霍英東), 拷貝成功 (狐康), 然後避免犯錯 (王安)
(請參閱 == >
王安電腦的興衰
http://blog.linux.org.tw/~jserv/archives/001393.html
短暫的輝煌——追憶王安電腦公司的興衰
http://big5.ccidnet.com:89/gate/big...9/320877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