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drs
*停權中*
 
gdr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842
  今夜此時,驀然回首,傅元影再次見到那本「三達劍」,他不禁想再一次拷問自己的內心,他選錯了麼?如果重來一回,他會否繼續苦熬下去,賭上自己的一生?或者是說,他是否會祈求上天,讓他此生根本不要見到「三達」?

  不知道,幾十年過去了,傅元影還是找不到答案。在那昏暗的燭光下,「三達」依舊是「三達」,少年卻已不再是少年,所差者,不過是「知天命」而已。

  --------摘自王者之上--------------

  -----------------------------------------------------------------------

  我是台灣大學畢業的,美國羅徹思特大學的碩士,你可以想見我的朋友們大概都混得不錯,環境的壓力,以及前程的晦暗,更能對比出波西米亞人處境的尷尬。偏偏這個坑,又是我自己親手挖出來、跳下去的。

  我先前已經說過了,做這行啊,已經無所謂錢不錢了,支撐我的,是一把熊熊火焰。

  我相信自己看到了未來,極光明璀璨的大未來,你說我看到了什麼?妄想成為金庸八世、古龍九世嗎?不是的,那您誤會了,金庸只有一個,他是武俠皇帝,古龍則是武俠王子,再過一百年,也沒有人可以取代他們。無論是創作上的成就或是財富。他們都是武俠的鼻祖,生得其時、死得其所,堪稱空前絕後。

  不為錢,那你問我想做什麼?我這樣回答,我認為【武俠】有很大的潛力,只差一步,它可以成為【民族文學】。而武俠的作家,終有一天會是【民族作家】。

  【民族作家】?【民族文學】?什麼是【民族文學】?練功幹炮,到處幹女人,幹到兩腿發軟,這樣就是【民族文學】嗎?沒錯!這就是【民族文學】,練功幹炮,當教主、當幫主,功成名就,反應了中國人現實的性格,以及功名利祿的世俗觀。這當然也是一種民族文學。

  只差一步的意思,是練功幹女人裡其實潛藏著一種哲理,(女性讀者,抱歉粗口了),當傅元影望著那本三達劍,流下了淚水的時刻,練功與幹女人這種事,就找到了另一種生命。

  武俠是一種載體,裡頭藏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必須有更多人的努力挖掘,才能使這個載體更加巨大,在原有的基礎上,承載下更深刻的主題。

  強烈、深刻、明確的主題。具有民族史觀、民族性格的嚴肅主題。

  為什麼是民族?不能是【普世】嗎?

  當然可以,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問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契柯夫,他們是俄羅斯的民族作家。他們的作品承載了整個民族的靈魂,描繪了整個俄羅斯的樣貌。同樣的,巴爾扎克、雨果、莫泊桑,他們也一樣創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學】。

  【民族文學】的意思,是勾勒我們自己的思想、面貌,以及精神,這個巨大的載體,可以承載整個民族的一切。從民族到普世,延續俄羅斯的靈魂。

  作為當代的寫手,籍籍無名,沒沒無聞,然則十年磨劍的我,心理有一句話想說。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文學形式,比武俠更能反映【中國】。任何一個自認為作家的人,都有責任以傳統章回的形式,寫下一部小說,他必須藉此修煉自己的功力,擴大對文化的掌握、對生命的歷練,這時他才夠資格去談【變】。

  我們這一代【武俠作家】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背負社會的輕蔑、環境的冷漠、國家的忽視,然則我們不能自甘下流,我們必須在市場的考驗下,以自己的力量承載出最大的主題,唯獨如此,我們才能使武俠這個載體更加巨大,使其偉岸遼闊,足以承載全民族的容貌。這個力量,是任何形式的當代文學所及不上的,武俠的載體本身就具有傳統小說的一切特色,它是章回體、以半文言、半八股為其結構,原本就有龐大的讀者群,超越了歷史小說、愛情小說,或者純文學小說,你必須在舊有特色下讓它變新,可是你不能讓它失去原有的形狀。

  川端康成再怎麼新,他仍然保留日本文學的特色,武俠的特色可以變,但不論怎麼畫狗,你一定要讓人認得出那是狗。

  我生來是一個自不量力的人,一生罵名,冷嘲熱諷也習慣了,然而我創作的意志,不曾改變。本篇文章中若有什麼得罪之處,還望各方人士多多見諒。

  好了,屁放完了,牛皮也吹爆了,回歸搬書的事情。

  目前我們賣的書都有塑膠封膜,因為每回退來的書,全都髒的不成話(現實真殘酷),必須再押運過去印刷廠,花上台幣數萬元,請人重新裁切裝訂。又費錢、又費力。(人生真悲慘)

  兩千年初開始做這行的時候,在光華商場自己叫賣,買一本大唐雙龍傳,免費送一本【亂世文章】,這樣子掙來了百多個讀者(不知還有當時的讀友在否?上來打個招呼吧。)

  姑且稱呼那時為【六藝時期】。因為我是在【六藝】起家的,對那裡的人總有一份感情,柳孤音就是當時的好朋友,他寫了一本【河灣戰記】,那時可是六藝裡人氣十足的作品吆!

  【六藝時期】充滿了希望與快樂,對前景總是有無數夢想,然而現實環境是可怕的。那一陣子台灣叫做【出版大崩潰】,有一家叫做【新學友】的書局倒閉了,足見景況奇差,也因如此,講武堂處境奇慘,當時總經銷退書實在退得太狠,我印了八冊之後,資金終於短缺,於是第九冊【神劍擒龍】與第八冊【金榜題名】整整相隔了三個月,那是因為和對方終止了合約。

  到了第十冊,我已經完全自己賣了,印量壓低,每一冊都賣光,一本不留。賣到第十四冊,手上開始累積了一筆資金,忽然又有人對我們招手,也就是目前合作這家【富育國際】,印量忽然又膨脹了,退書又出現了,又開始賠錢了,這個時期,姑且稱為【奄奄一息期】。

  那段時間,我完成了【天之正道】。

  -----------------------------------------------------------------------

  隨便啦,壯志豪情隨風而去,盧雲嘴歪歪的、眼睛斜斜的,口中唱著咿咿啊啊不成曲調的怪歌……就這樣斜覷著熟悉的北京城。

  -----------------------------------------------------------------------

  好像就是這段文字,時間雖久,但還是歷歷在目。

  從十六冊【業火魔刀】開始,孫曉就閉門思過了,十七冊【天之正道】與十六冊相隔半年,十八冊【吾國吾民】又與【天之正道】相隔一年,十九冊【王者之上】又是一年,直到現在……【保衛京城】才誕生了……

  2006年一月十日,【英雄志】第二十冊出版,我相信,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無論是銷售的、抑或是創作的。我們看到了陽光。

  -----------------------------------------------------------------------

  好久沒有這樣充滿希望了……盧雲看著深邃的藍天,怔怔發呆。

  -----------------------------------------------------------------------

  賺錢什麼的,我不管,英雄志最困難的部份,其實是在【對稱】。

  英雄志是大書,架構非常非常大,我不臭蓋你,這本書的結構真的很複雜,也是如此,一旦故事的時間開始跨度,所有人物都會變化,這本書單是主角就有四個,它不是【神雕俠侶】那樣的單線主題,【英雄志】本身有許多支線,結合為一個巨大的時代主線,因此我們一旦決定採取【對稱】,你就要寫出一個可以和【景泰朝】相互對應的【正統王朝】。

  上從皇帝,下到小廝,全部都要對應,而且篇幅有限。

  這個工作異常浩大,每一本裡既要回顧過去,又要開展未來,兩者之間的拿捏異常困難,加上盧雲又是精神崩潰的情況,連話也不會說、屁也不會放,另外還有一個精神崩潰的蘇穎超、白癡的胡正堂、消失的秦仲海、退隱的寧不凡、神祕的大掌櫃,這些人也都是不說話的,寫起來真是一個頭八個大。

  什麼是【對稱】呢?

  對稱的做法,第一個是【主題】的對稱。

  英雄志的主題,是人與時代,人在時代裡的選擇。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英雄做出抉擇,英雄也被環境所抉擇。是英雄,也不是英雄。這太玄了,我們還是以主要情節來說。舉例而言,【景泰王朝】是以武英的復闢為主線,【正統王朝】就必須圍繞在另一個復辟裡。可是這個復辟不能是那個復辟,必須【變】,正奇互見,不然就不是真正的【對稱】,這只會重複自己。

  所以這場新的復辟,本身藏了另一個【變】,劇變。這就是【主題的對稱】。

  第二個對稱,是【結構】的對稱。

  【景泰王朝】裡,所有人物都有獨立的篇章,甚至一人一冊,然而從【正統王朝】裡,每個人都必須結合在若干的小主題之下,這就是【結構】的對稱。有了結構的對稱,才能決定寫法,完成【人物】的對稱。

  人物的第一個對稱,是他們的改變。

  舉例來說,銀川公主、秦仲海、楊肅觀、盧雲、蘇穎超、顧倩兮、伍定遠,這些人物是不是改變了呢?銀川變得深不可測了,秦仲海也莫名其妙了,楊肅觀也留起了鬍子,人人看起來朦朦朧朧,連盧雲也變了很多,但作者必須說,他們其實沒有變,不管是銀川還是顧倩兮,很多人都以為她們變了,事實上……她們並沒有變,高貴仁慈的,依舊高貴仁慈……

  這些內容會陸續出現。

  除了人物的成長與變化以外,對稱之意,還有新舊角色的對稱。

  舉例來說,景泰朝有東廠總管【劉敬】,你要不要寫正統朝的新總管?那這個總管該怎麼寫法?不說這個人是強是弱,你根本沒有篇幅來鋪陳他啊,你要怎麼辦呢?又要天外飛來一筆嗎?一個【王一通】就整死十八冊了,還能再來一個【總管大人】嗎?

  孫曉沒有處理過這種情節的經驗,只能嘗試寫寫看,後來發現自己一直重複劉敬的影子,了無心意,不斷重複,經過慢慢摸索、改稿,終於找到了一個形象,稱為【房總管】,他扮演的角色可以簡化為四個字,叫做【大爺饒命】。

  【房總管】一開始不寫名字,寫了也沒人記得,直到【勤王軍】出現時,才把【房萬年】三個字托出,他搭配在十九冊唐王爺與十八冊的伍定遠之中,透過主劇情的推動,房總管的個性也慢慢顯露出來,到了二十一冊,他的許多舉止言行甚至此人說話的習慣,大致都能被厲害的讀者臆測了,這時候,這個角色才算有了生命力。

  比較難的部份,是如何在既有劇情上描述新人物,而又得小心翼翼地讓其融入主要情節,這是到後來才發覺的原則。

  不管寫得好壞,主題的對稱、結構的對稱,以及人物的對稱,大致上都算勉強弄好了,目前炒菜的材料都備妥了,等著下去炒,也就是說,在【八王世子】之中,整個天下將要向前推移,劇情的進展也如水銀瀉地,一發不可收拾。那時所有的舊角色與新角色,會自然而然的融會在一起,隨著劇情的前進,謎團也會反向解回去,目前解開的謎是十四冊的謎(永定河刺殺)、(復辟政變)、(玉璽之謎),之後會往前解謎,解到第十三冊、第十二冊,到了最後一景,謎會走回到全書的第一景,這時故事也會在轟轟烈烈中結束。

  結局絕對是一場大決戰,所有的力量都分為兩端,雙方不斷往上加籌碼,加到不能再加為止。

  涉及結局的人物包含了觀海雲遠、銀川、豔婷、顧倩兮、言二娘以及伍崇卿,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正統皇帝】與瓊貴妃,可以承諾各位,【八王世子】的情節並不複雜,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猜到作者想寫什麼了,同樣的,想改也沒什麼好改的,文字上的修飾野花不了時間,所以應該快出了。

  1/27日,小年夜,歡迎大家ocr二十冊。這幾天就讓小弟賣賣書吧。

  我只剩兩個星期修改【隆慶天下】,又用了一天。

  孫曉

  乙酉年臘月深夜
 
舊 2006-01-21, 04:23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dr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