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講武堂於2000年七月創立,現在是2006年一月十八日,算來已經有六年的歷史了。
首先說,謝謝大家的支持。感謝台灣讀者耐心等候,必且容忍孫曉的任性,就像某位讀友大哥所言:從沒等過一本書這麼久的。
說賠錢,其實也沒賠那麼多,許多原本退回來的書,陸陸續續都賣掉了,目前有很多書都缺貨了。只是現階段沒辦法重印,必須等全套(21、22)出齊了再說。
出道也有六年多了,關於我的創作經驗,其實綜合的是賣書的經驗,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趣談。
知識真的很沈重。
搬過書的人都知道,書有多重。比白米袋還重,一捆可以重達三十公斤。一千本退書就是五十捆,疊起來真的很可怕。
沒有一個作者喜歡退書,尤其是孫小八,因為他是講武堂工友,經常要搬書。
第一次面對退書,幾乎都是張大了嘴,目瞪口呆,書弄得又髒又黑,從工作人員手中輕蔑地扔回來,這可是老子用錢印的啊!無可奈何下,只好自己一捆一捆搬上車,工作人員不忘戲謔似的問一句:
【這是你自己寫的啊?】
【你媽屄。】我朝地下吐痰:【你爸不識字。】
之後運回去、搬上樓。從此以後,我就恨極了退書,也怕極了退書,那種迷惑於未來、而又氣喘如牛的搬著自己親手作品的感覺,我終生難忘。
搬退書,我經驗豐富,每回總經銷送來通知:【講武堂退書,請問要運到何處?】這時我就會心裡一涼,全身無力,喉嚨乾渴,知道又要搬了。
數年過去,總經銷的通知變得如此:【請問還有XX冊嗎?】
【沒有。賣完了。】
【可以加印嗎?】對方聲音竟然充滿殷切。
【你保證不退書嗎?】
【嗯……沒辦法啊。】對方聲音轉為沈默。
我也不忘問上一句:【對了,你還欠我七十萬,對嗎?】
這時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通話匆匆完畢。
台灣的出版市場有一個陋規,你的書不管有無銷路、賣得如何,一旦交給對方,必定要等下一冊新書出來時,他們才會把舊款付給你,這稱為【保留款】。而且付錢不會一次付清,一定只付百分之七十,因此,我每出一次書,就得先流一次血,我得先付錢給印刷廠,之後才能收錢,對方會開上次舊書的三個月支票給我。
也就是說,一本新書出來,收到錢是十六個月以後的事,這是台灣出版界最可怕的規矩,也是許多出版社走上【以書養書】、【以書換書】,最終倒閉的原因。
為了拿到現金,所以不斷出書,不斷退書,在台灣,出版社倒閉絕非新聞,做武俠的倒閉更是稀鬆平常,倒閉後的成本轉嫁給印刷廠、總經銷,這種事情已經多到不能再多了。
現階段的出書,必須不斷積壓資金,因此對退書非常反感。時至今日,伸出援手的始終是讀者。甚至也有帶著資金來,說要挹注【講武堂】的,只是都被我婉謝了。因為我不想害人賠錢,在這種規則下,我們註定被宰割。
為何不改變傳統書市的陋規呢?
答案是,我們是弱勢的商品,弱勢的族群,當然只能仰人鼻息,否則沒人願意銷售,最終又會回歸到那個原始的點,自己發行,國內也只有兩家書店有貨,我已經沒有人手了,自己已經很忙了,實在不能再分神去做這些事,這時還能出書嗎?
有希望嗎?有,網路書局是一個希望。
網路書局【博客來】從不退書,他們目前的下單都創下新高,二十冊的數字更是可怕,達到八百冊以上,付款也快,收到貨之後就會付錢,因此這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銷售管道,他們的挹注是最關鍵而且及時的。
有人問我,為何不找別人出?
我反問一句話,現在的市場,能培養新人嗎?想最初拿著稿子去某家出版社,直接給打了回票,想想自己的書真是爛到不行,只能自行出版了,從此開始自己培養自己,因為台灣的市場是培養不了新人的,中間也認識不少創作人,想幫人家,卻不知該從何做起,只能感慨吧。
說到底,自己的做法並沒錯,以【英雄志】的風格,早就被時下的出版社拋棄了,那時才真的寫不完,我必須忍。
忍到什麼時候呢?
今年,會是扭轉命運的一年。
各位喜歡英雄志的讀者,絕對不是什麼怪人,也不是真的【少數】,我們只是沒有力量宣傳而已。為了這個賭注,對方也籌備了三年,屆時大家拭目以待,相信十年的辛苦,不會白費的。
賺錢的事,說到這裡為止,不管有沒有錢,並不會改變我的初衷。
生活方面,我相當簡樸,對物質,我的慾望很低,對錢這個字,我一向敬畏多於喜愛,我害怕自己因為寫作而破產,或者是為了籌錢而到處乞討乞憐。因而在這幾年裡,我必須不斷詢問自己,為何選擇武俠?
我並不是以【敗將】的身份選擇武俠,作為出版社的經營人,我困難重重,然而作為一個作家,我也累積了足夠的名聲去選擇我想要的體裁,我可以應邀去寫歷史小說,或者去寫任何其他的政論文章,這些都是可以賺到錢的東西,然則,我仍然選擇【武俠】。至今我的寫作計畫沒有改變,【英雄志】之後,就是【現代武俠三部】、而後是最大的長篇【國魂】,只是因為一個稿約,中間多了一個【隆慶天下】。
為何寫來寫去,還是武俠呢?是因為賺錢嗎?賺名聲嗎?
前面已經說過了,如果是要賺錢,那就不必寫武俠了,如果是要往臉上貼金,更不必寫武俠。
實在話,在這個時代選擇寫武俠,主人翁的內心需要一把火。
這是一個【一言堂】的時代,你以為百家爭鳴,其實準則只有一個,向錢看---------齊!
寫武俠其實不壞,你如果是七歲小學生,竟然寫下【英雄志】,你一定會成為爹娘嘴中的【神童】,師長也會把你叫上台表揚一翻。
你如果是十五歲的中學生,寫下了百萬言的【英雄志】,你一定有不少零用錢可以遊樂,同學也會誇你一聲【好漢】!
你如果是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工餘閒暇時動動筆,自娛娛人,賺點外快,寫武俠也不壞。
你如果是我這個年紀,把畢生精力投入在武俠上,你死定了,你真的死定了。
對純文學的作家來說,作家是高尚的等義詞。
對旅遊文學的作家來說,作家是女孩愛慕的偶像。
對歷史文學的作家來說,作家是學問的集合體。
對武俠小說的作家來說,作家是賺錢的職業。
糟了,那萬一寫武俠的賺不到錢,那會怎麼辦呢?
屁王,那就是屁王了。
純文學小說家放的屁,透著一種香氣,歷史小說家放的屁,讓人肅然起敬,可是武俠小說家(金老伯除外)放的屁,莫不讓人掩鼻。
人人笑罵的東西,就是武俠,不正經啊!
大家都知道寫武俠的人光是吹牛,偏偏你的牛皮很下流,毫不值錢,這下你完了,你不是純文學作家,你無法擺出一臉清流的高姿態,你的職業也沒有任何光環保護,你的社會地位極低,低到會讓朋友竊笑、家人流淚,環境的敵對性高到讓人發抖,偏偏你又賺不到什麼錢,身份與無業遊民很像。
這個時代搞這個,就是波西米亞人的下場,有時比無業遊民還慘,賺不到錢的武俠作者與販毒的差不多,因為只有販毒的會被人日夜勸告快轉行。
歷經多年,倒閉的同業一家又一家,寫手們有的來了、有的走了,匆匆數年,我自己也老了,過了三十歲後,體力一年不如一年,現在搬書也沒當年的氣力了。歲月一天一天流逝,孫曉不能不怕。自然而然的,我寫下了【哀宗】。
【哀宗】的故事,是寫一個人看到了自己命運的盡頭,那裡頭有很多東西,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我寫的時候淚如雨下,因為我也看到了【三達】。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