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您的住址: 台北市有點東又不是很東的文教區
文章: 349
|
如果是影集電視劇,主要的步調都是由編劇決定.
導演可能只能現場指導演員,名符其實的導演.
(鄭文華能成為明星編劇不是沒有道理的)
電影的話,導演的決定權力還是多一點.
以國片來說:因為人力不足,導演不得不事必躬親.
(李安大概是從拍國片開始養成的這個'壞'習慣吧!)
事件一:
我記憶中多年以前聽到廣播訪問吳念真.
吳念真以編劇的角度把導演分三種.
中等導演中規中矩的照劇本拍.
好的導演如侯孝賢把劇本改得比當初寫得還好.
爛導演......................
連續看幾部他編劇但是爛導演亂改劇本的電影,就好像被輪暴了一樣.
註:導演要搞垮一部電影,輕而易舉.
事件二:
另一件事是去年在廣播節目聽到訪問鄭文堂,
主持人毫不避諱的直接問到國片很冷調的問題.
鄭文堂也說到了目前他在拍片上的限制之一
------- 自己寫劇本,沒有專業的編劇配合.
註:電影仍然是一個集體創作,只有導演一個人的創意難有加乘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現役活動裝備:
Nikon D750 Lens 85 1.8D + Tamron 16-300 VC + 50 1.8D + 24 2.8D + 70-300 VR + 28-50。
噗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