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阿湯哥哥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42
作者論是由法國新浪潮時期由楚浮在電影筆記中提倡的~
也因為有這個作者論~電影導演才會在多數觀影人心目中被認同
在美國的片場制度裡,製片才是最大的!
因為他們有權更換導演
(當他們認為這個導演會毀了這部電影亦或是認為此導演無法幫他們賺錢的時候)
但是現今的電影製作模式實在是太多樣了!
有導演拿著自己寫的劇本到處籌募資金(台灣獨立製片模式)
有製片拿著劇本到處尋找導演
有編劇拿著劇本希望能被拍成電影
所以說到底是誰重要,絕對沒有一個標準!
製片也有可能是成就一部好電影的主因
在一般人不知道電影製作流程的情況下
只會覺得電影就是導演和編劇兩者所結合
但您說拍電影不用錢嗎?或是電影可以在導演自己腦海中演一次就行了?
製片在統籌控制資金的部分就非常重要了!
另外大家在大力討論導演將文字轉換為影像的功力或是某某導演的影像風格時
是否也忘了攝影師這個重要的角色
如果攝影師幫導演拍出了屬於這個故事的一系列影像
那導演怎麼又能夠自私的說那是他自己的影像風格呢?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到美術設計師和其他工作人員身上
我自己是電影相關科系的,雖是學生製片
但製作過的規模也有從兩三人到二三十人都有
任何大小職位都擔任過
我認為電影的成敗絕不是其中一個人所能控制或決定的
但在觀眾眼中,螢光幕前的成功已經歸屬到演員
螢光幕後的光環也只有導演一個人擁有
我想這點是可以讓大家好好去省思
也是可以讓我們把電影看的更透徹的一個方式
舊 2006-01-09, 11:11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阿湯哥哥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