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eedback
不曉得你的立場,不過如果為電影的藝術價值定義
如果採挾義定義,那很多好萊塢的商業片自然不算;如果使廣義的藝術定義,那包括商業片的所有電影就包括進來
我自己是很不屑那些拍了挾義的藝術片,在票房不理想或是難以獲得共鳴時,就嚷嚷曲高和寡,沒有人懂得欣賞的大導演
我基本上很敬重那些把拍片當作雕琢一件藝術品看待的導演,但如果因此就把一定得把電影分出個高低等級來掩飾商業上的失敗,我覺得是得不到認同的,這太負面了
|
哈...
讓我 想起了"蝴蝶效應"這一部電影的DVD, 導演隨片講評...
導演版 跟 電影院版 差蠻多的...
導演兼編劇(有兩個人), 如果要電影院要播放導演版�***商一定不同意的,只好改...
改到一種有辦法被大眾 接受的... 而且艾希頓庫奇 還要多多出現才行,觀眾想看他嘛!!
片商也想賺錢嘛!! 不然幹嘛投資導演你...
還有,導演版真的很屌,但實在太悲了...結局情境 整個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絕望悲情...
我比較能接受 電影院版,只是 因為這個版本 到最後 還是有希望的...
我也不欣賞那種曲高和寡的狹義藝術,也只會稍微注意一下,畢竟我是凡人...
推崇大眾藝術, 而非極端的個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