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倒不認為沒有作用,機本上載人機器人,寫實派的作品大多把它定位為裝甲單位(鋼彈,
驚爆危機,超時空要塞都是)既然是裝甲單位,那麼用途自然就是砲擊OR突擊這類需要厚重
裝甲防禦的作戰,我不認為機器人一定要是兩隻手兩隻腳,但是我認為有"手"這個構造,
在戰術運用上會更有彈性...尤其是反應速度夠快的機械手臂....其實我比較欣賞超時空要塞
對於巴爾基里的定位---多用途,使用範圍廣,作戰適性大,在取得空中優勢後,還可以在地面
進行壓制,打破空中跟地面的界線,甚至是水中專用的機種...
ZERO的教官有句話說的好:"操作巴爾基里要具備像水一樣的柔軟度"
就拿前一陣子美軍攻打伊拉克來當例子好了,雖然說戰爭的發展方向的確是朝遠距離發展,
問題是當你的目的不是要殲滅敵人,而是要對方稱臣,徹底壓制對方國內,還是要派步兵跟
裝甲單位進行掃蕩戰,這個時候精密導彈跟導引炸彈就派不上用場了,還是要近距離跟對方
接戰,所以如果說有機器人這種裝甲單位,就算說不能飛行,只要具備比裝甲車更好的機動性
更優越的火力跟運用彈性,未嘗不是一種替代一般戰車的好方案?
當然,如果具備一定的飛行或滯空能力的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