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dhuang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永和市
文章: 32
轉貼:中國時報業者至少補貼OBU半價

業者至少補貼OBU半價
王金土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遲遲無法上路,主要理由是車上單元或車機(OBU)價格太貴,消基會有意見;其實本案原來同樣的前端系統是由中華電信公司試用成功者,也由中華電信研究所自行發展後端系統及執法系統。但因立法院刪除了中華電信要建設營運用前端系統的預算,被迫退出這項ETC的營運,改為由民間出資建設,並由業者抽取佣金來回墊其建設的投資。本人在中華電信任職時,有一段時間剛好督導ETC這個計畫,有些「壯志未酬」,現在在此僵局時刻,提出當時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那時,我們也大致估算OBU為新台幣二千元左右,但也是考慮到最好不要由用路人來全部負擔。我們的想法是由業者中華電信補貼一半,用路人自行負擔一半,也就是一千元,使他能夠樂用、愛用、多用,甚至我們也考慮贈送第一次加值一千元。這補貼的一半及一千元加值這一次優惠不久就可以賺回來的。我簡單的分析如下:如果用路人要自行負擔二千元,前三年裝用OBU者估計也許是三十萬、五十萬、一百萬部車;若補貼一千元,前三年裝用者也許會是六十萬、一二○萬、二○○萬,使用者越多,所抽取的佣金也越多。佣金的抽取是按每車次八%計算(假設),通過的車次越多,則佣金的營收就會越多。各項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會越高,投資報酬率也會加大。用路人數目越快達到九十%時,那時就可以很快實施第二階段的「計程收費」了。
以前「大哥大」手機剛出來時,也是貴得離譜,若不是大哥大業者有補貼政策,一般人是花不起這樣貴的價格去購買手機的。記得有一次我去購買二支手機當獎品,一支是五千多元,但是同樣的手機到中華電信的營業窗口只要付二千多元,原來中華電信補貼了二千三百元,是寄望在你多多愛用他們的門號發話,所投資的交換機設備的使用效率也越佳。這裡所講的通話費相當於上述ETC的佣金,大哥大是打的越多,通話費越多,而ETC是車輛通過得越多,則總佣金會越多。大哥大的營運,由於使用者眾,所以每家大哥大業者都是大賺其錢的。唯一不同的是ETC為獨家,而大哥大業務有多家在競爭,但政府或民意機關決不能容許這樣的一個獨家的系統來拿喬或漫天叫價,讓消費或用路人負擔過重,否則會被扣上圖利他人之罪。

另外,業者也應該有責任利用ETC這項業務來帶動國內的光電工業,把OBU製造的工作委由國內光電產業界來量產,數量越多,價格也會越廉宜,像製造大哥大手機一樣,使台灣也成為OBU的產製王國。OBU的量產是關鍵因素,一年一二○萬個的價格,一定比一年五十萬個便宜許多。這量產的價差,也可以回饋給用路人。

其實現在的業者遠通收費公司有點「坐享其成」,中華電信當時試用時,OBU尚有許多設計上及製造上的瑕疵,使得系統的準確率只有九十九.八%而已,據所知其準確率現已達到百分之百,這可稱為「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業者所減少的損失,也應回饋全民才是。何況,這補貼的一千元,由於用路人的愛用多用,就會像大哥大業務一樣的普及起來了,不久遠通公司也會像大哥大業者一樣的「賺翻」了。

(作者為前中華電信公司副總經理及中華電信研究所所長)
     
      
__________________
==============================
新 手 上 路, 請 多 指 教
舊 2006-01-05, 08:27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dhua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