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Member
|
基本上來說超頻應該只會讓系統的速度更快才是,但是有幾個可能會造成你“感覺”變慢。
一、記憶體參數:如果為了讓cpu和ram跑同步化把1T設成2T、把CL值從2.5改成3,加上其他的參數如果也跟著調鬆的話,的確是“有可能”讓速度變慢才是,但是如果你的RAM速度從200超到300的話,也“應該”把調鬆參數的差異給補回來才是。
二、磁碟的分配:如果你的硬碟是80G以上的,加上沒有分割且裡面灌了一大堆的軟體話的,就有可能因為資料存放過於分散,讀取花費更多的時間造成反應變慢的可能哦。
三、記憶體空間不足:假設你是用XP且記憶體是512MB的話,如果你灌了一堆的軟體的話,光開機預載的時間就夠你等的了,但是如果你把記憶體換成1G的話,你會發現開機變快了(不用超頻就會有很明顯的感覺),如果再加上超頻的話應該是效果更好才是。
四、晶片組的速度:晶片組的南北橋的聯絡通道的寬度是影響資料傳輸的關鍵哦,就我所知除了nforce4的單晶片以外其他的廠商幾乎都是南北橋的模式存在,而南北橋之間的聯絡通道就常常是傳輸資料的瓶頸,像via的v-Link、SIS的Mltu-link、nvidia的hapyer transport(我好像拼錯了),都是把南北橋之間的通道的傳輸量加大的作法,最明顯的作法就是當你用winamp聽硬碟裡的mp3時,而你開了網路上的另一個影音串流檔或者打開office時,MP3常常會有突然斷了一下的情形,這就是因為南北橋之間的傳輸突然被你佔滿了,造成的聲音檔案出現在斷續的情形,另外北橋和記憶體之間的傳輸量也是影響的地方哦,以前的資料傳輸都是cpu->北橋->記憶體,但是自從K8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後變成了cpu<-->記憶體,這樣做就好像記憶體變成了cpu的第三階的快取一樣,但是卻犧牲了記憶體的相容性(大家都得買好的記憶體來用才行!?),是好是壞就大眾去公斷囉。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一點點見解還望能給樓主一點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