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轉載】王貞文: 奇幻文學與基督教傳統的辯證 (一)
(轉載文章, 若不適當請版主刪除)
王貞文 (中時開卷版)
在科學與理性將大自然的魔魅力量一一破解,傳統價值觀紛紛崩解的現代,奇幻文學填補了失落神話之後的人心空虛處。
好的奇幻文學不只為讀者建構了一個壯闊無盡的幻想世界與驚險緊湊的冒險故事,就像傳統的神話與史詩一樣,以豐富飽滿的圖象和故事,銳利地點出人存在的處境,究極生死,碰觸天地之終,跨越時空之限,遭遇宇宙洪荒。
如果我們把奇幻文學定義為:以一個幻想世界為舞台的故事,那麼,奇幻文學其實有很長的傳統。自中世紀以來,歐洲的哲人與文人由史詩與傳說中汲取靈感,創造出一個想像中的天地,講述他們對現世的關懷與對真理的堅持。比如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學者湯瑪士摩爾(Thomas More)以拉丁文所寫的政治寓言【烏托邦】(1516出版),藉著一個不存在的島,寫一個在世界上找不到的政治體系。奇幻文學也可能以【聖經】為本:17世紀的英國詩人密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就是以聖經的樂園神話為本,寫出他 對人類處境的看法,裡頭雖然充滿這個世界的地名,描繪的卻是一個神話般的時空,在那裡,天、地與陰間並存,天使與魔鬼交戰,人類的始祖在善惡間掙扎。
十九世紀的奇幻文學逐漸解脫了文以載道的沉重擔子,開始變得充滿天真的童趣,像E.T.A.霍夫曼的【胡桃鉗王子】,路易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都是老少咸宜、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都是假藉一個小女孩之眼,對人性進行銳利的觀察與諷刺。幻想世界不再單純地為傳揚道德哲理存在,而是為了描述人間百態。二十世紀末,「哈利波特」旋風,把奇幻文學迷圈子吹大了。一直擁有固定書迷的一些奇幻文學經典之作,如托爾金的【魔戒】,魯益師的【納尼亞春秋】,勒瑰恩的【地海傳奇】等,都找到新的讀者群,出版界對此充滿信心,文學界也逐漸重視起這個文類。
宗教界呢?奇幻文學大量地運用遠古的傳說,書中充斥著巫師、精靈、有人性的動物等角色,這些是否會和基督宗教(含天主教)的信仰有所衝突呢?先來看看基督教對奇幻文學的反應。
基督教派對奇幻文學的反應
對於歐洲的基督教世界而言,奇幻文學的「異教元素」並不是一種威脅,而是本土文化的一種表達而已。歐洲本土的神話傳說與基督教信仰的關係很複雜。中古歐洲的傳奇史詩可將古老的北歐神話與基督教的元素相融合,像亞瑟王的傳奇中,異教的魔法師、湖仙和基督教傳統的聖杯傳奇被織在同一個故事裡。對生長在歐洲文化的基督教徒來說,北歐神話與聖經故事同樣是他們的文化,巫師、精靈與天使並存在他們的想像世界裡。
其實,基督教擁有許多不同的信仰傳統與潮流,由傳統深遠的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到在台灣也相當流行的「基要派」、「福音派」、「靈恩派」,他們對文化現象的觀察立場其實常有巨大的差異。面對「哈利波特現象」,「基要派」的反應是拒斥,擔心年輕人因此沉迷巫術世界,不再尋求基督教所宣揚的拯救。「靈恩派」則害怕魔鬼的力量藉著奇幻文學的流行而蔓延。
天主教與傳統的基督新教對奇幻文學的接納度較高。奇幻文學有濃厚的冒險成長小說色彩,主人翁被一個看不到的力量「揀選」出來,代表善的一方,進入奇幻險境,奮不顧身地與惡勢力交戰,在冒險中鍛鍊出忍受痛苦與自我犧牲的能力,學習到愛,經驗到一個超越的境界。這樣的歷程和一個基督徒意識到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接受呼召)後,在生活中力求真善美聖的境界的掙扎很相似。就這一點來說,這樣的文學與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是相合的。即使是接納度高的教會,對奇幻文學仍有所保留。某些奇幻文學遭批評的不是巫術或是異教原素,而是「不同的世界平行存在」的世界觀:如哈利波特同時生活在充滿冒險的魔法世界與平凡的「麻瓜」世界﹔ C. S. 魯益師的「納尼亞」與現實的英國同時存在,卻各自有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歷史﹔普曼的「黑暗原素三部曲」裡,平行存在的世界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故事的進行中,平行的世界之間的區隔被人打破了。
基督教的評論者認為,奇幻世界裡「平行存在的諸世界」會引起人們宇宙觀的震盪:基督教所強調的基督降世、上帝國的來臨、世人得救贖、來生的盼望等的「拯救史」,本來都是在單一的世界中會發生的,而且都只有一次,在諸世界相混的狀態中,這些「一」都被相對化或多元化了。在文學的眼光中,這種多元化的過程是一種進步,是充滿創造力與動力的表現,對基督教的教義來說,卻是一個衝擊。總歸來說,傳統基督教對奇幻文學的態度可以說是:承認它的勵志意義,接納它的異教神話色彩,但豎起一塊警告牌說:「小心!這裡有龍!」龍是多變的、不易捉摸的、既迷人又駭人的、充滿力量的、危險的,意味著傳統基督教對現代奇幻文學的看法。
奇幻文學的作家又是怎麼看待他們所出身的基督教文化呢?試以三位英國作家作品來談:托爾金的【魔戒】、魯益師的【納尼亞】,與普曼的【黑暗元素】。這三位作者浸***在不同的基督教文化中,他們所創造的奇幻世界裡的基督教影子也有很大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