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dds-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173
講到聲音...

昨天小弟到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參觀樂器展 聽了場關於自動樂器的講座....
無意間逛到一各展場 "大自然的聲音" 上面寫著一句話 "聲音是一種耳朵可以偵測到的振動"
這句話 讓我豁然開朗 於是 回來時 上網看了些資料....

漫談聲音

聲音的產生

聲音的產生,是因為物體振動的關係,如果一切都是靜止的,那麼也就不會有聲音了!打鼓的鼓聲起因於鼓面的振動,而人的聲音則是因為聲帶振動的關係。小朋友可以把手放在喉嚨上,發出「啊∼」的聲音,你就可以感受到聲帶的振動了!


聲音的傳播

那物體振動所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到我們耳朵裡的呢?

物體振動會產生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聲波具有能量,可以藉由空氣或其他物質向外傳送出去。



人類的聽覺

聲音來自物體的振動,它每秒鐘振動的次數就叫做聲波的「頻率」。在物理上,我們把每秒鐘振動一次,稱為1赫茲(1Hz)。人的耳朵,尤其是小孩子,可以聽見 20Hz ∼ 20000Hz 之間的聲音,但是到了六十歲左右,大概就只能聽見 12000Hz 以下的聲音了!而像狗、貓、蝙蝠等動物,所能聽見的聲波頻率,就比人類高出了許多!下面是這三種動物的聽覺範圍。

狗 15∼50000 Hz
貓 60∼65000 Hz
蝙蝠 1000∼120000 Hz

聲音三要素

聲音除了有高低之外,還有強弱與音色的差別。一般我們把聲音的高低(音調)、強弱(響度)、音色,稱為聲音三要素。

而聲音的強弱,由聲波的振動幅度(振幅)來決定,振幅越大,表示聲波的能量越高,因此聲音也就越大聲。一般我們用分貝(dB)來表示聲音的響度。 <---- 音壓

這篇文章 有對於 我們了解聲音與耳朵之間的關係
人耳聽覺特性與聽力損失

陸怡昶
從物理的角度來看,喇叭是一個把電能轉為機械振動再擾動空氣變成聲音的「換能器」,也是整套音響系統最接近耳朵的器材,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觀察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

「超低頻聲音」則是前述史考特.阿佛德和丘漢英的二人組,他們認為聲音不光以耳,而是用身體聆聽的主張,以巨量極低頻的聲波親身體驗:聲音/身體/空間的共振,場地不斷產生微微振動,五臟六腑通體共鳴。他們曾於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的「聽覺空間」(listening room)展出此概念,震撼了美術館的空間與參展觀眾。

關於 聲音的一些介紹... 大家可以來討論看看 聲音 與 人體 的關係...
突然發現 這議題 挺有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友站MYAV的SDDS,跑回PCDVD混囉!!!
舊 2005-12-18, 06:11 PM #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dd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