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ogerShih
*停權中*
 
RogerShi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新聞眼》個別紓困 變「系統性」機制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


朝野立委限制雙卡利差的提案雖然不被肯定,卻為卡奴敲開協商大門,讓銀行業警覺:經營金融業務,需要承擔社會責任。

今年下半年面臨卡債信用危機的持卡人達百萬人,主管機關金管會原先覺得問題不大,銀行業對草率建立的卡債協商平台也毫無共識。

債務滿身的卡友,即使好不容易登上銀行公會的債務協商平台,也很難獲得龐大銀行團的共識。但是在立委強力介入並打算提出限制利差案後,有了急遽轉變,昨天銀行公會終於提出一個可行的還款方案。

基本上,台灣目前有關個人債務協商的「基本建設」不足,主管機關缺乏管理經驗,也沒有類似美國和香港的破產法機制。對於負債累累的卡友,其實不少銀行業只能進行「個別紓困」。

但是當弱勢的持卡人從消費者身分轉變為「卡奴」,且人數達百萬人之際,個別紓困紓解不了卡奴衍生的社會和家庭問題。

銀行公會理監事會昨天提出的解決方案,讓個別紓困變成一個「系統性」機制,卡奴把債務逕送協商並配合還款條件,至少可以開始專心工作,國家也能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率。

對銀行來說,從這次卡債風暴中,學到的最大教訓,應該就是「阻絕」不理性的競爭行為,很多金融市場,例如南韓、香港都曾經歷同樣的痛苦。

南韓市場花了六、七年的時間,解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七成的「信用卡泡沬」。台灣這次雙卡卡債帶來的呆帳壓力,估計也會讓台灣的銀行業在未來兩年經營壓力大增,有些小型發卡銀行可能要提前退場。

對金管會來說,最大的教訓是不只要管銀行、也要管消費者。金融業既然是特許行業,就表示它負有社會責任,不同於一般行業,金管會有責任監管金融業的資金分配,引導金融業資金到有利於國家經濟的地方,而不是用來製造社會問題。
舊 2005-12-16, 04:50 PM #5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gerShih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