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2005-12-12 經濟日報 第37版╱稅務法務 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 】
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日前出席富邦基金會慈善活動時,痛批立委修法限制利差,是「沒專業知識」,主導這次修法的國民黨立委徐中雄昨(11)日指出,財團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只是「選擇性的專業」,下一階段他會要求政府檢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讓課稅更加符合社會公平。
徐中雄強調,他會持續為小市民發聲,除了卡債的問題之外,下一階段政府應該檢討促產條例的問題。他指出,許多高科技業年產值超過全國產業總產值的七成,但在促產條例保護下,每年只繳稅40餘億元,反觀占全國總就業人口超過九成的傳統產業,年產值僅占全國產業總產值的兩成,但每年卻繳稅280億元,這樣公平嗎?
徐中雄說,在促產條例保障下,有些高科技公司和金控等,不但不用繳稅,還可以退稅,這些產業早就不再具有「新興產業」的特質,卻仍享法律保障,根本就是在鑽法律的漏洞,政府應該嚴加檢討。政府的存在如果只是在幫強勢者剝削弱勢族群,這個政府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立委提案修法限制卡債利差的動作,被外界形容為「卡奴小蝦米」對抗「銀行大鯨魚」的戰爭,明天立法院會又將上演修法角力戰,徐中雄和蔡萬才兩人的隔空交火,也讓這場卡債戰火持續延燒。
徐中雄語帶不滿地說,第一次金融風暴時,財團遊說立法院編列6,000多億元的「金融重建基金」 (RTC),當時財團怎麼不強調基於自由市場機制,銀行要倒就讓他倒?為什麼現在立法院要限制卡債利差時,財團就搬出自由市場機制?
徐中雄說,對財團有利,財團就要政府干預,要納稅人的血汗錢來補金融缺口;妨礙財團利益的時候,就說要自由市場機制,「財團根本只是選擇性的專業。」
他說,財團的慈善捐助可以抵稅,財團負責人不要「把慈善當成娛樂」,大老闆待在雲端太久,已經不知道真實的人間生活,有機會應該多低下身段來看看基層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