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ogerShih
可能是我解釋的太爛.
這麼說好了, 我今天要辦信用卡, 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同質性太高, 搞的好像辦哪家都差不多, 搞到最後就是挑有贈品的, 或者紅利積點等等一些其實無關痛癢的周邊來選, 而不是因為那張信用卡利率、費用上對我比較有利的.
|
消費者有權選擇要不要辦信用卡、現金卡。也有權選擇辦哪家的信用卡、現金卡。實際上各家銀行循環利息也並非聯合壟斷全都一致。
這篇有提到各銀行循環利息的大略狀況。
精算循環利息 避免成為冤大頭
-------以下為摘錄--------
就目前國內銀行信用卡來看,循環利息最高的為20%,包括了花旗、匯通、台新、渣打、等十九家。國內銀行的循環信用利息,約在15%至20%之間,其中,收取18.25%利息的銀行最多,高達十四家,包括:聯邦.合庫.中國商銀等.而外商銀行收取的利息,普遍皆高於本國銀行(台新銀行廿%除外).至於循環利息最低者由大安銀行居之,利息為15.695%.
-------以上為摘錄--------
這些資訊都可以查詢,辦卡是為了用而不是為了贈品吧,不過我身邊的卻有例子為了贈品辦卡的。只是辦了之後用不用又是另外的問題,因為贈品辦了一堆卡,都不用,這算不算另外一種形式的卡奴?姑且稱為辦卡症候群之我愛拿贈品
引用:
作者RogerShih
所謂的以卡養卡, 通常是累積相當時間的負債, 不是突然蹦出來的. 大多數卡債族剛開始的負債都不會多高, 往往是一直累積下來, 可能舊卡已經欠了, 辦新卡來分攤, 會一口氣辦多張卡的情況不多 (這種情況犯罪集團才是最有可能發生的).
|
以卡養卡的原因百百種,如果是下文中提到的閃靈刷手真實性如何待查,但單就我的認知是這種類型的消費大部分都是過度高估他的還款能力。這算不算是通例,我不知道,但是這樣的例子在我身邊有朋友發生,因為我也有認識這樣的朋友背負的債務跟他的薪水剛好是裡頭的例子打個對折。
銀行盯還錢 卡奴凍未條
像這樣的卡暴族,一暴平均牽連六家銀行。申請到暴卡這三年期間只要利息繳款正常,都屬於信用良好,可以持續申請。
卡爆族 平均3年爆卡
犯罪集團式的卡暴,還會養卡增加額度.....
現金卡浮濫 恐引爆呆帳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