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刻錄標准的未來發展(上)
從上文所講到的各官方組織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如果從業界推廣角度講,DVD-R/RW無疑是占上風的。但如果從物理/邏輯設計方面,DVD+R/RW也有很大的市場誘惑力。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由于更出色的物理兼容能力和強大的邏輯功能,DVD+R/RW被認為是最理想的DVD刻錄標准。不過,DVD論壇並不是那麼好欺負的,在通過軟件不斷完善DVD-R/RW功能的同時,DVD論壇也開始了新的反擊。
DVD刻錄今后的追求
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不會再有新的刻錄標准出現,容量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廠商們接下來所要做的就如CD-R/RW當初那樣──提速!以現有的速率去刻錄4.7GB容量的數據,就好象一個使用USB 1.1的幾十GB的硬盤,讓人難以忍受。但目前4倍速DVD刻錄已經相當于36倍速的CD-R刻錄,以現有的染料與相變材料技術來講,能有現在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再提速就需要更高質量的材料來配合,否則即使是驅動器控制一方速度上去了也沒有用。這也是考驗各廠商底層開發能力的時候了。
DVD-RAM會死嗎?
筆者在用這個問題詢問一些刻錄光驅生產商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那個已經是死掉的標准了,我們不會支持它”。而在一些介紹DVD刻錄的文章中,也把DVD-RAM寫入了“死區”,但這是不客觀的評價。前文已經講過,DVD-RAM在誕生之初就沒想到兼容,也沒想以視頻刻錄為其主要目的,而是一開始就打出了數據存儲的旗號,作為DVD論壇中的一員,與市場原有標准相兼容的任務就落在DVD-R/RW的身上,所以把DVD-RAM放在與DVD-R/RW相同應用範圍內比較本身就是錯誤的。同樣,如果僅就數據存儲這一範圍來對比這三種刻錄標准,那麼也能很容易得出另兩種標准已經死了的結論。
其實,DVD論壇為提高DVD-RAM在民用市場上兼容性的努力(主要是倡導驅動器與播放機向其兼容)一直沒有終斷過。而且, DVD-RAM非但沒有死反倒正謀求提速,目前已經完成了3×速率規範的升級。不過,之所以能最早誕生並發展至今,除了DVD論壇的支持之外,最重要的是還是DVD-RAM有自己的獨到的優勢。由于DVD-RAM在數據存儲方式上與硬盤極為相似(透明式操作),並且可重寫次數遠高于DVD-RW和DVD+RW,所以,只要不考慮與傳統驅動和播放機的兼容問題,它是非常理想的數據存儲與備份手段。事實也是如此,現在的專業光存儲市場幾乎被DVD-RAM所獨占(這也符合當初MHT的設想)。要知道這一市場的空間同樣巨大,利潤也是民用市場無法比擬的。在這個市場上引領風騷的廠商大多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所以對民用級用戶來說,DVD-RAM就好像滅亡一樣,可事實上就廠商所得到的利潤來說,沒准它們正私下偷著樂呢。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20-26-0.gif
借助DVD-RAM光盤庫設備設立第二存儲區,並可溶入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域網)和NAS(Networking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體系,將是對傳統的硬盤陣列的重要補充
DVD-RAM光盤庫由若幹DVD-RAM驅動器和一個DVD-RAM光盤倉組成,由自動裝盤機構完成DVD-RAM光盤向驅動器的載入和取出,存儲容量取決于可容納的光盤數,目前可達TB級(1024GB)的容量。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20-27-7.jpg
DVD-RAM光盤庫的內部結構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20-27-47.jpg
ASACA公司出品的TeraCart系列DVD-RAM光盤庫,最高級型號AM-1450可容納24個DVD-RAM驅動器和1450張雙面DVD-RAM光盤,容量最高達13.63TB(這里的TB=1000GB)
可以想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比如到藍光盤上市的時候),DVD-RAM在光存儲領域的地位都不可替代,並且將迅速占領原來的MO市場。而且,在消費電子方面,DVD-RAM憑借著優秀的可重寫/編輯能力也將牢牢占有一席之地。早在2001年4月,東芝公司就推出了帶有30GB硬盤和DVD-RAM刻錄裝置的世界上第一台DVD錄像機RD-2000,從此之后使用DVD-RAM的視頻錄像機迅速增多(採用其他刻錄標准的錄像機也大量出現),其中松下公司作為世界最大消費類電子廠商功不可沒,其所有DVD錄像機都支持DVD-RAM,而且其所推出的大部分DVD播放機都加入了對DVD-RAM的支持(這就是雙向兼容的一個代表)。最后再加上DVD-Multi規範的制定,DVD-RAM在PC/視頻領域進一步普及也不是沒有可能。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20-28-30.jpg
松下公司推出的採用DVD-R/RAM的DVD錄像機──DMR-E30K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分析某種技術的成敗,不能僅局限于我們所能接觸到的領域,否則就很難做出客觀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