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刻錄發展史與相關組織
由于有CD刻錄技術的基礎,所以DVD刻錄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在1995年DVD走向大統並于1996年中期推出成品后,世界上第一個DVD可重寫刻錄規格──DVD-RAM就在1997年誕生了。從下面這個表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DVD刻錄的發展軌跡。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18-0-50.gif
在這里不能不提一下DVD論壇,這個在DVD誕生后不久即成立的組織對DVD的發展是有著重大影響的,它被業界稱為DVD的唯一官方組織。理論上,任何與DVD相關的標准都要經過它的審批。
DVD論壇全稱為DVD Forum,建立于1997年四月,前身是1995年年底成立的DVD社團(DVD Consortium)由十家DVD主力廠商組成,又稱10C,向中國DVD廠商收取專利的就是它們──日立、松下、三菱、飛利浦、先鋒、索尼、湯姆遜、時代-華納、東芝和JVC。到本文截稿時,DVD論壇共有212家會員公司,而目前另外三個主要的DVD刻錄研發/推廣組織──RWPPI、RDVDC、DVD+RW Alliance的所有會員也基本都是DVD論壇中的成員,所以說它是對DVD發展最有影響力的業界組織並不為過。當然,為了能肩負起“左右DVD發展”這個重任,DVD論壇特為此成立了11個工作組(Working Group),負責不同領域的研究,這個規模也是其他組織不可比擬的。
DVD論壇11個工作組的代號與分工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18-1-33.gif
但是,在DVD規格得到統一之后,DVD論壇並沒有統一DVD刻錄的標准,畢竟這不是一個強制性組織。而一直想為自己出口惡氣的飛利浦與索尼公司在1996年DVD剛一正式推出時,就迫不及待的研制可錄式DVD,雖然在1997年DVD論壇由會員投票通過了當時旨在數據存儲的DVD-RAM規範,但不服輸的索尼與飛利浦仍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獨立開發自己的DVD刻錄規範,從而與惠普共同創建了DVD+RW Alliance,它就是DVD+RW與DVD+R的規範制定者。與此同時,先鋒公司也在1997年拿出了它的可錄式DVD技術──DVD-R以及之后的DVD-RW,由于面向主流DVD視頻市場並且是對DVD-RAM弱點的重要補充,所以迅速通過了DVD論壇的認証,成為了DVD官方指定的非數據存儲應用的可錄式DVD標准(DVD-R與DVD-RAM同時獲得DVD論壇通過)。這樣,DVD刻錄技術就出現了三大類、五種規範(DVD-RAM、DVD-R/RW、DVD+R/RW),而DVD刻錄的業界組織也從DVD-ROM時代的DVD論壇一家,變成了兩大家族分立的局面。不過,為了能讓這些刻錄格式得到統一,造福于大眾(當然也是為了多賺鈔票),兩大陣營仍在繼續努力,這其中就包括DVD論壇推出的DVD-Multi規範和一些DVD+RW聯盟會員公司私下開發的DVD±RW規範(又稱DVD-Dual)。但它們並不是新的刻錄技術,而是將現有的五種規範進行相應的結合。其中DVD-Multi支持DVD論壇兩大刻錄技術、三種刻錄規範,而DVD±RW則是DVD+RW與DVD-RW的綜合產物。有關它們的詳情將在下文進一步介紹。
好啦,接下來我們就將以發布時間為順序介紹當今DVD刻錄技術的三大類別
目前主要DVD刻錄規範的簡要對比表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18-3-41.gif
(上圖可點擊放大)
注:CSS= 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內容加密(擾流)編碼系統
CPRM= Content Copy Protection for Recordable Media,可錄媒體內容拷貝保護技術,由IBM、Intel、松下、東芝組成的4C社團開發
http://www.pcpop.com/popimages/2003-4-28-18-4-57.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