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yowming
剛剛出去一趟回來,火超大的
平常不塞的路今天塞
平常安靜的地方今天全是宣傳車跟鞭炮
三不五時被砲嚇到,騎車不敢看前方一直看炮的走向
前面大隊人馬遊行,後面的車在那邊動彈不得
這些人走上街頭,不是為了社會公義
插旗、喧嘩、傳單、氣笛、遊行、宣傳車
不是選舉應該有的東西
我只想好好生活,我只想好好用路
那是哪天,真火大了,或許我也會用鞭炮
除了道德勸說,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
讓這些人收斂一點
台灣酒後駕駛的人這麼多,就希望這些人別再造業
不然哪天怎麼死的,自己都不知道
|
這個亂象是因為許多有理性的選民不去投票。
鄙人有位親戚這次出來競選小民代,某黨提名,無競選總部,不放炮,
候選人親自(獨自一人)挨家挨戶拜訪,聽說(黨部評估)是"叫好不叫座",選上要靠高投票率。
小弟是認為,鄙人的親戚是純粹犧牲打。人選還不錯,但小弟認為不可能上。
現在選舉,要上,要素為:
1. 走路工 (放炮加眾人遊街,有人就是吃這一套,您厭惡,不差您這一票,反正您不去投票)
2. 樁腳 (買票固樁),有些實質買票(或叫綁票)是法律定義之外的,翁大銘選立委那招,以當年而言,超高竿
3. 公眾媒體造勢,一哭二鬧增加知名度。候選人要會演戲就對了。
4. 亂開競選支票。明知不可行,還是會說當選後,老人年金...不用繳健保費....社區每隔五百公尺一個公園....降低失業率,以後大家當老闆.....
小弟的親戚,以上全無,且旗子,插的最少,不是沒旗,考慮環保。
黨提名,算了吧。所以不會上,
除非該黨黨主席向此候選人下跪以造勢,說此人是聖人,不當選台灣會如何如何...瘋了不成。
人選良莠,在地方小選舉上,根本不是重點。
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