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基本上說罵人是太言過其實啦,說”調侃”是比較貼切啦,基本上跟說”龜毛”是差不多程度的啦 ∼
|
你的意思是說龜毛不是罵人就對了?那我了解了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如果是切磋的話就不違反你所說的了,因為在尚未切磋比試之前怎麼知道誰強誰弱,就算知道自己強也只是在心理而已,而誰強誰弱是在切磋之後才分出來的,如果在切磋比試之後,強的一方沒有再對對方挑釁,就沒有所謂欺負對方的問題了。
縱此而言,如果甄子丹想跟 Tony Jaa 切磋比試,並沒有違反”meidoku98 兄所說的武德”定義(特別強調 meidoku98 兄 所說的武德定義,是因為我不知道他所說的武德定義是不是唯一的定義,或是說是不是唯一的中國武德的唯一定,或是說世界上的武德唯一定義)。
|
如果當真是切磋,又怎會在電視上放話?
如果他自已沒把握,那他跟本連打也不敢打
萬一打輸了,那他豈不是臉面丟盡?
難道他身為演藝人員,會不知記者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嗎?
引用:
再者,所謂的德,可以說是一種修養、修為,所以武德可以看做事習武之人的修養,如果照你所說的那樣”可沒說不能放在心理的呀”,那不就是落得”修口不修心,修外不修內”。
|
照你這樣講,如果我學會武功,看到其它會武功的人,不管高明與否,心頭都不能認為他比我差,這才叫修心?
照你這樣講,我身為電玩高手,看到其它人會打電玩的人,電玩技術不管是好還是差,一定連心裡頭認為他比我差都不行?這才叫修心?
照你這樣講,我身為一個導演,看到一部電影拍的比自已拍的還糟,連心裡頭認為很糟也不行,否則就叫修口不修心?
我真不知道連他人的心裡想什麼都要管,這種人算是修了口呢?還是修了心了呢?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按照”meidoku98 兄”的論點,被形容抹種行為像是”澳客”也只是不認同的意見,沒有謾罵的成分。如果 meidoku98 兄認為這樣的說法不對,不就等於在反駁自己的說法嗎∼
|
很簡單,因為覺得泰拳不入流,這話不是我說的,麻煩你的眼睛長好,看文章不要斷章取義,謝謝。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這也頂多說明了”你沒聽說泰拳有大宗師”是事實而已,並不能說明別人沒聽說,也不能說明泰拳是否有大宗師這樣的待證事實。
|
你這話對討論而言沒有幫助,如果你反對泰拳沒有大宗師這說法的話,你有義務提出證明,證明泰拳曾出過類似霍元甲這樣的大宗師,否則你這話是沒意義的
引用:
這跟”什麼時候,一個人心理想什麼東西,也輪的到別人來管了?”沒有關係。
而是修養好的人根本連”我心理頭認為你很爛”的念頭想法都不會有,所謂”發於內而形於外”,如果連這樣的念頭都沒有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了。
|
怎麼會沒有關係呢?
我請問你,「一個人心理想什麼東西」,跟「我心理頭認為你很爛」,兩件事不是同一件事?
難道說,我心理頭認為你很爛」這不是用心裡頭來想,還是用肚臍眼來想的?真是自打嘴巴,莫此為甚
連這樣的念頭都沒有?那我請問你,你有沒有曾經有過「心裡頭覺得這個人很爛的念頭」,你有沒有過?有嗎?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但可沒說不能放在心理的呀
但不知道你加了這一句的用意何解?
所謂得”德”者修養也,武德可謂之武者的修養。
心裡面認為他派武術較不如,不就是修養不夠嗎?
武者的修養不夠怎能說跟武德無觀呢?
”不入流”也是有貶低的意思,心理會貶低別派能算修養好嗎?又怎能說跟武德無關呢?
哎,真是自打嘴巴莫此為甚。
|
抱歉,在那之前,你先把武德的定義先搞清楚再來放話
最好你能把武德的字都給拆開來解釋成修養
那何必取名叫什麼武德,直接叫德不就好了?
既然是講武德,當然是指特定族群的範圍而言。
今天大家在討論珍珠奶茶的口味要怎樣煮才好
你硬要跟人討論奶茶的的煮法,不覺得雞同鴨講嗎?
另外還要提醒一下,在那之前,我先請問你,你有沒有
批評過任何人、事、物?你在批評之前,是不是
心裡頭覺得這各人、事、物很爛很糟過?
那你在心裡頭覺得任何人事物很糟,就代表你在貶低別人?代表你沒有修養?這就是你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