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引用:
作者apage
看了半天,大多數的人對簡體字的由來還是有所誤解,
難道大陸人自己都不知道嗎?
簡體字最大的來源是『草書』,
簡體字參考了90%以上的草書字體,
這些草書,都是前朝所有的大書法家寫過的字體,
草書應該算是書法的最高境界。
至於正體與簡體之說,也是來自於書法正楷,亦代表繁體字,
我想在現在這個時代,用繁簡體來表達會比較好,
若用正,則會讓人內心大作文章,這亦是 "正" 這個文字意義所帶來的誤解。
|
簡體字參考了90%以上的草書字體??
不是這樣吧!
有很多字是去邊、取同音來的
如"回億" -> "回�"
麵->面
求好記、好寫
中共那時是不相信什麼"中國固有文化"的
反而認為中國古代的文化是拖累中國發展的負擔
是近代開始發展了之後
才開始發覺中國的文化其實也是一項資產
所以又把它給拿出來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