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76202023
18%優惠利率純粹是國民黨時期要向軍公教人員買票定下的優惠政策,其實最公平合理的做法就是讓優惠利率隨著市場利率而變動,如果法條訂定當時的台銀定存利率是10%,而現在的台銀定存利率是2%,
就將優惠利率調整為10%,讓泛藍的票倉也跟著一般平民百姓體會利率下跌之苦,或許他們會更努力為自己或這個社會打拼,而不只是一天到晚只顧著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過我想就算是民進黨政府也不敢一口氣將他們的福利砍這麼低
|
如果當初真的是用浮動利率的話,那相信也沒什麼人會想去當老師了。
不可諱言的,的確有很多人想當老師就是在圖這個工作的穩定性,但問題就來了,也是一直被大家強調的,台灣過去經濟大好,股市上萬點的時候,去做軍公教的還會被人家笑呢,別說炒股了,光是做個證券營業員每個月口袋裡就麥克麥克了,但做軍公教領的卻還是一份死薪水,還只會被人笑是呆瓜。
但現在呢,景氣不好了,大家沒搞頭了,卻突然發現軍公教的待遇卻相對來講怎麼"變得這麼好"?於是就開始心生羨慕,再從羨慕到怨妒,最後就像現在,從怨妒再到最後的開始對軍公教鬥爭起來。
這不就是一種標準的見不得人家好的心態嗎?
當你把焦點放在軍公教的身上時,你就會被轉移視線的忽視了怎麼至今台灣金控業還可以全面免稅的怪異現象(其實不僅免稅,政府每年常常都還要退稅給他們)。
不是說要公平嗎?那怎麼政府寧可對軍公教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卻也不願對本來就應該徵税的金控業開始動刀呢?
這個答案就留給你自己去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