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學習過程存在著極大的個別差異
真的需要因材施教
以我唸小一的大兒子為例:從中班開始所學過目不忘,回家複習時,早上老師教的都會,上床前如還有時間會主動把國語週刊拿來要我教他
﹝上大班時他午休不睡被老師扁過,現在他還是超愛那位老師的,教師節會主動作卡片給她,最近老師懷孕了,他還問她媽媽要不要送禮問給她﹞
二兒子現在中班也是這位老師教,回家複習結果截然不同,總是用他大大眼睛望著我,長長睫毛還眨啊眨啊,看似無辜狀,後來發現原來他坐在比較後面的位置,要求老師讓他坐在前面,還是沒有改善,我就問他上課是不是不專心,他說是,我就跟他說下次再不會就要打屁股了,狀況還是沒改善,等打過一次以後,效果顯著,還參加唐詩背誦比賽。
按教育部構想,大部分管教權要回歸家庭教育,家長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心思在自己孩子身上,不過,台灣有多少父母能夠做的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