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重點在於"GPU socket".... NVIDIA也想搞了耶。
http://www.anandtech.com/video/showdoc.aspx?i=2570
---
其實某種意味上,這樣等於把整張PCB當成一種"GPU DIMM"來買.... 因為顯示卡記憶體進展這麼快,已經變成很大的投資了。
其次,我們現在很清楚,NVIDIA和ATI應該都已經做了類似的設計,比方說NV40/41/42與G70等256bit產品,以及NV43與後續的G72/G73等128bit產品,各自都是p2p(針腳相容)。
所以其實要做到GPU socket並不是真的很難;但是要達到這種商業模式應該還會需要一些調整與適應,不過的確是個點子就是了。
反過來想,這樣對顯示卡廠商也比較好:不論user得如何取得GPU,重點是同一張PCB的存活時間應該會比較久,現在這種大半只有公板、純靠價格競爭的惡劣狀況應該會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