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最後防線:疫苗研發中心||莊在成主任
獨門專利輔劑 疫苗達最大功效
疫苗的配方就像巫婆的秘方,極度神秘!國衛院疫苗中心主任莊在成口中「不能說」的那個獨家配方,也許就是未來拯救台灣走出全球大流感的終極武器。
六月,國衛院疫苗中心終於透過疾病管制局,分別向英、美兩國取得了H5N1病毒株,有了病毒株,疫苗中心生產出國內的禽流感初型疫苗,預計九個月後才能進行臨床實驗。
這是「承平」時期的正常流程,疫苗中心主任莊在成說:「一旦人傳人的緊急情況發生,疫苗中心可以跳過文書作業流程,緊急製造二十萬劑應急!」為了因應H5N1大流行,國衛院疫苗中心正與國內外廠商商洽談合作計畫,在緊急時也可在疾管局昆陽疫苗中心進行小量生產。
不過,莊在成的秘密武器並非禽流感初型疫苗,他說,輔劑(Adjuvant)才是疫苗能發揮作用的關鍵。站在掛滿專利證書的灰牆前,莊在成笑得信心滿滿,世界各國目前產出的禽流感初型疫苗都大同小異,我國目前的初型疫苗也雷同,根據美國進行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如果沒有搭配適當的輔劑,現在市面上的初型疫苗效用不大,而莊在成的獨門秘方,正是效果著注的專利輔劑。
雖然有了獨家輔劑,但要對抗像火一樣蔓延的疫情仍顯不足,莊再成表示,為了強化台灣與國際疫苗研發公司的合作關係,疫苗中心計畫與葛蘭素史克(GSK)藥廠簽合約,獲得GSK六項疫苗後段分裝作業,兩個月後可葛蘭素藥廠將來台進行臨床實驗,希望在能在大流感發生時,適時提供民眾足夠的疫苗。
疾病管制局指出,台灣有一千兩百萬人列流感高危險群,但目前國內備量不到四百萬劑,而且超過七成都是進口,一旦發生全球大流行時,這些生產國也會以自身需求為優先,「到時候,就算台灣有錢也可能買不到」,疾管局局長郭旭崧強調,面對這種潛在威脅,自製流感疫苗已是刻不容緩。
莊在成指出,台灣需要進行流感疫苗自製的原因有二,其一是WHO所生產的疫苗株不一定正好符合在台灣地區流行的病毒株型,他們也不可能特別為台灣生產我們需要的疫苗,所以外購的疫苗株不一定會十分有效,而我們可以自行生產針對台灣本土發展的疫苗。其二是當流感爆發流行時,自國外引進再製備適合於台灣的疫苗株已經來不及了,我們祇能購買WHO 建議的疫苗株,別無選擇。倘若有自已的流感製造工廠,才有能力立刻生產,即時解除流感大流行危機。
因此,國衛院疫苗研發中心刻正加速「先導工廠」的規畫,目前已進入發包階投。先完成疫苗先導工廠三○%的概念設計,其次於「人用疫苗自製計畫」中,加強SARS疫苗、流感疫苗的研發,並興建P3實驗室,以及建立細菌、病毒、生物製劑與卡介苗先導工廠。建立cGMP先導工廠後,可讓台灣以足夠等級的設備,自國外快速引進技術,並累積純種病毒株的技術,最後建立細株資料庫。這項計畫投資八億元,計畫在二○○七年完工啟用。
近幾年來,台灣陸續歷經SARS、流行感冒、禽流感等疫情的威脅,這些病毒的共同特色,是出現時間短暫、感染人數不多,因此民間投入研發的動機與意願不高,但政府卻有發展疫苗的必要性,因此國衛院疫苗研發中心的任務,就是扮演先導任務,銜接其他研究單位的初期成果,接著進行臨床試驗、量產規畫,最後交到民間業界手裡時,祇要負責大量生產即可。
過去台灣的疫苗政策一向是以國外輸入為主,但是根據國衛院與長庚醫院研究結果發現,國內流行性感冒,比歐美等國平均早一到兩年,過去倚賴歐美進口疫苗,顯然有時效上的落差,這也是很多人會納悶,「為什麼平白挨了一針,流感來了還是照樣生病」的主要原因。
在亞洲國家流行的病毒,不可能由歐美等國開發及生產疫苗,就算在亞洲,每個國家的疫情雖有共通性但也也差異,唯有建立自給的疫苗供應體系,才能就近達到最佳防疫效果。「現在的禽流感初型疫苗,對於可能爆發的大流感用處不大,目前也祇能針對遭受禽鳥感染的部分發揮作用」,莊在成坦言,未來病毒進化成人傳人之後,仍須針對新的病毒株開發新疫苗。
在短短兩個月內研製出禽流感初型疫苗,加拿大裔的莊在成即將返加探視家人並稍事歇息,返回台灣後,面對即將成型的人傳人禽流感病毒,將又是他另一場十萬火急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