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_y_z_now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254
三道防線 抵擋死神

掌握數萬人生死的抗疫特攻隊

今年六月,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行政院通過成立「流感研究專案計畫」,集合國內外學者專家深入研究流感及H5N1禽流感,研究工作主要分成臨床研究、生技藥研、疫苗研發三個小組進行,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全球流感大流行...

文◎秦美華【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本期新新聞】

在國安會擬入重大國策、總統陳水扁親自下達「抗疫視同作戰」指令後,台灣的抗疫團隊正式成立,這支隊伍的成敗,將決定台灣數萬條生命。

今年六月,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行政院通過成立「流感研究專案計畫」,這個計畫集合了國內外學者專家,他們的工作是深入研究流感及H5N1禽流感,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全球流感大流行,期望在臨床病徵、病毒株種類鑑定及演化、免疫病理研究、藥物治療、疫苗研發及流行病學預測等各方面,建立本土防線。

研究工作主要分三組進行,「臨床研究組」扮演監測流感病毒的第一道防線,負責研究H5N1的病理發生及免疫致病,並且制定流感病人臨床治療共識準則,以備流感發生時,在治療病人上有所依循。

「生技藥研組」扮演大流行入侵時的第二道防線,預先演練抗病毒藥物製程,以備緊急時在國內藥廠製造,並且研究替代藥物或中草藥,以備大流行時建議民眾使用。

「疫苗研發中心」則是最後關卡,除進行目前H5N1疫苗研究及準備外,隨時掌控超級新流感的演進,開發相應疫苗。

第一道防線:臨床研究組||蘇益仁

做好生產準備 儲備抗病毒藥物

「在泰國二○○四年一月的六歲小兒解剖例中,可以看到H5N1病毒在肺上皮細胞內,經過一個月仍大量存在且複製,這個發現讓我十分意外。」歷經SARS襲台風暴時的疾管局局長、現任國衛院臨床研究組主任蘇益仁,對於新型流感可能的威脅比任何人的感受都深刻。
蘇益仁說「在SARS風暴進入第二階段時,台灣是全球第一個演練流感防治的國家」,因為SARS的症狀和流感很像,當時台灣採購了兩百三十萬份「克流感」藥劑,成功地防堵了SARS疫情擴散。

SARS過去兩年了,這段期間國內學者專家不斷地向政府提出警告,新型流感的威脅遠勝於SARS,應預先準備。蘇益仁說,疾病管制局在去年三月就向行政院提出了六十億的克流感藥劑採購計畫,不過可能是國家財政有困難,一直到最近才通過,「但是已經錯失了先機」,目前因為疫情緊繃,全世界已有三十幾個國家向瑞士羅氏藥廠下單,預估我國能順利取得克流感的時間,至少要到二○○七年,那時恐怕緩不濟急。

為了深入瞭解禽流感疫情,蘇益仁和國衛院、疾管局等專家學者代表組成「東南亞禽流感訪查小組」,於七月二十六日前往香港、泰國、及越南三個國家的學術機構,實地瞭解H5N1病毒演變、免疫病理以及高死亡率原因,和各國政府準備現況。

蘇益仁說,從香港及東南亞的解剖例中,可以看出H5N1的病人主要死因是細胞激素風暴及病毒相關噬血症候群,臨床上的表現除了發燒咳嗽之外,有很高的比例出現腹瀉,相關研究更發現,H5N1的病毒可以在肺及腸內複製,和一般流感呼吸道感染的情況大不相同,是一種全身性感染病毒,一旦爆發,人類因沒抗體導致的高死亡率將非常可怕。

實地走訪疫區的親身經驗,加上青海等地再爆禽鳥感染案例,蘇益仁回國後和臨床研究組同仁展開了各項準備工作,並且於流感防治提升至國安層級後,於國安會議中提出警告,「明年一到三月是疫情爆發的可能時間!」

蘇益仁嚴正地表示,「這不是危言聳聽」,東亞候鳥即將南下過冬,這些無國界嬌客,極有可能攜帶病毒南下,加上每年一到三月,本來就是一般流感盛行的高峰期,因此他研判明年初將是危險的高峰。

面對無可避免、且即將到來的恐怖流感,蘇益仁認為,抗病毒藥物的儲備是第一線,他指出,保守估計至少應預備一○%的人口所需用藥,以一人服藥十天為基礎計算,至少必須儲備兩百三十萬人份的「克流感」藥劑,供第一線人員,例如醫療單位、機場、進出疫區旅客使用,才能守住關鍵的最前線,但由於目前確定已無法在短期內由羅氏藥廠購得,他表示,在緊急情況下,國內必須做好自行生產的準備,而國內相關學者也已積極演練製藥製程。

此外,基於之前SARS發生時驗屍工作發生困難,他也特別在國安會議中提醒政府,應研商是否可與殯葬業者訂定契約,並對其施予防護訓練,萬一在必要時請殯葬業者投入幫忙。穿梭於台南成功大學病毒實驗室、竹南國衛院以及台北的各項防治流感會議,為了應付大敵當前的流感疫情,蘇益仁最近總是行色匆匆。多次前往東南亞實地考察,由於曝露於疫區的體驗與需要,讓他格外戒慎恐懼,隨身攜帶克流感「護身」,他還曾大方贈送給派駐東南亞的台灣記者,對藥物儲備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

但是,除了等待流感上身,再行投藥治療之外,面對大流感,民眾就真的一籌莫展了嗎?蘇益仁也並不如此悲觀,他說,「SARS之後,民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由於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配戴口罩、減少出入醫院等措施的落實,今年一般性流感的發生率大幅下降至往年的十分之一」,站在對抗流感病毒第一線的他說,「面對各種流行病毒,公共衛生的落實還是最基礎,且最有效的治本之道,而這也是政府無法替民眾代勞的工作。」

第二道防線:生技藥物組||夏克山

一旦疫情爆發 兩周內完成生產

衛生署的規畫編列四十四億元儲備抗病毒藥物,以儲備一百六十萬人份「克流感」抗禽流感病毒藥物,但問題是,在全世界爭訂藥劑情況下,即使有錢也無法及時買到藥。

全世界祇有瑞士羅氏大藥廠生產的「奧斯他偉(oseltamivir)」,是目前公認最具療效的抗流感藥物,這種藥物的商品名稱為「克流感(Tamiflu)」。由於各國搶購,台灣的排程至少要到二○○七年才能到位。

為了在緊急狀態下,提供國人所需藥品,「台灣流感研究小組」在六月成立後,立即針對克流感製程演練研發,希望在危急時,能自行製造應急,帶領這個計畫小組的是國衛院的夏克山博士,目前已突破製造技術,將在緊急時把技術轉移給國內藥廠大量生產。

在接到這個緊急任務時,夏克山和研究人員放下手邊研究,全力投入克流感製程的技術突破,夏克山說,破解克流感製程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克流感的合成步驟高達十一個,比一般藥品多了五、六個合成步驟」,不過,在研究人員通力合作下,目前的技術也已成熟。此外,國衛院已和國內神龍等藥廠談妥,一旦疫情爆發,立即技術轉移,大量生產。

夏克山說,所有的感冒病毒中都有神經胺酸脢,克流感的成分具有抑制神經胺酸脢功能,如果在感染四十八小時內服用,在防止病毒擴散上,效果非常好。「生產的技術和能力其實都不是問題」,他說,一般藥品,過了專利保障期限,就成了所謂的「學名藥」,例如阿斯匹靈等常用藥,祇要有能力且符合生產標準,都可自行製造。

但是,瑞士羅氏大藥廠研發的克流感,在一九九九年上市,專利時間到二○二○年,為了尊重專利權,世界各國即使有能力製造,也不敢輕舉妄動,夏克山表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各國向羅氏大藥廠訂購,但也加了但書聲明,面臨緊急情況時,各國還是要靠自已。

口服沙賓疫苗的發明人沙賓博士曾經表示,專利權的目的是促進人類福祉,不是保障某些人的財富。因此,在全球流感大流行時,原開發藥廠來不及製造的時候,台灣勢必自己製造以拯救百姓,夏克山表示,「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他說,雖然不能預先製造,為了在尊重專利與保衛國人健康安全上取得平衡,「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做到中間』」,也就是目前國內藥物製造,儘可能做到距離成品兩周的狀態備戰,一旦大流感疫情在本土爆發,生產成品機制立即啟動,國衛院有把握在兩周內生產出國人所需的藥劑,他認為國人不需要過度恐慌藥品欠缺的問題。

不過,這也是在緊急狀況下才能成行,雖然人傳人大流行尚未爆發,但是夏克山仍建議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經常出入東南亞疫區的國人,還是準備「克流感」,以便在第一時間控制病情。但據瞭解,疾管局在兩年前採購近二十三萬人份的「克流感」,其中一批貨的保存期限到今年八月底,同一批的「克流感」也進入藥房通路,現在民眾就算在藥房還買得到,可能都快過期了。

較早爆發禽流感疫情的香港地區,許多家戶都自行儲備「克流感」藥劑,但是目前疫情緊繃,「克流感」全球缺貨,再加上在台灣屬於醫師處方用藥,取得不易,民眾心中因藥品欠缺帶來的不安短時間很難克服。

新型大流感一旦爆發流行,在抗病毒藥物缺貨及疫苗尚未製造出來之前該怎麼辦?目前世衛組織和美國疾管局,正在尋找一些可以抗病毒或調節免疫的中草藥,台灣亦朝向這方面努力。

國衛院指出,由於H5N1病人的臨床症徵及死亡原因,與病毒的複製及細胞激素風暴、噬血症候群相關,必須針對抗病毒及免疫調節進行治療,因此國衛院也正針對幾種中草藥進行噬血症的相關測試,以備大流行時建議民眾使用。雖然中草藥在科學上還未獲得有效的實證,但是以SARS盛行時的經驗來看,夏克山說,在環境消毒或是安定人心上,也或許能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
 
舊 2005-10-18, 11:28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_y_z_now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