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作者Arbicool
NV25開始 NV對於開發上就開始落後~~~

NV25還在用很耗損性能的SUPERSAMPLE AA,導致開啟AA/AF後根本不能看的性能,還有VS支援度不足,但是驅動本身會模擬成硬體的版本,性能及精度都大減,這不可諱言。

NV3X NV30~NV38

NV30的製程本身遇到瓶頸,況且當時R300來勢兇兇,導致NV尚未把NV30開發完成,只丟出一個4X2模擬8X1管線的玩意,而且當時的材質精度也只支援FP16跟FP32,而R300是支援16跟24,導致NV在執行DX9遊戲時,如果使用32的精度會發生效能極差的狀況,但是用FP16又降低畫質,到了NV35只是解決了製程熱量還有部份硬體變更而已,到了NV38也是做簡單的修改,仍然五法解決全精度及高精度效能低落的問題,況且DX9.0b軟體表現也因為精度及支援問題變的糟糕。
但是在openGL則是支援了硬體HDR,多重取樣反鋸齒等技術,而且在openGL API下表現不俗,但是DX3D蠻失敗的~~



我記得有人說NV3x當時的問題拿給ATI處理的話,大概會掛得更慘?
不過現在應該不至於了吧,ATI目前的RD人力是比NVIDIA多的。

NVIDIA的Linux Driver有個很可怕的地方,就是同等功能、效能輸Windows 10%。
(同時期版本較老的關係)
而且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比起其他廠商大部分Windows的功能都會死掉,還會遇到問題來說,NVIDIA的支援度會讓人用到無怨無悔。

NV2x / NV3x 的時候,ATI的功能面已經算是有超過NVIDIA了,這點不可諱言....
G71應該會是G70的修改,即使效能上可能會贏,
但是應該和當初R200 vs NV25一樣,在規格上稍有落後。

而且,和samsung兄的意見相反,其實我覺得NVIDIA G7x中低階的產品,
其實相比於X1000 series來說,還有不少危機存在。
舊 2005-10-15, 03:23 AM #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