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第二個故事
作者: PCMan (PCMan X Project) 站內: PCMan
標題: [評論] PCMan 談數位化-重點到底在那裡
時間: Thu Oct 13 07:14:18 2005
本文是應校刊編輯先前的訪談邀約,決定寫一篇專文給他們討論校內的各個系統
本文歡迎轉錄,但請附上原作者。
我知道熬夜沒睡不好,但就在這安靜的時候最有靈感,寫來非常順手,全文一氣呵成
一口氣寫完近兩千字,文思幾乎完全沒有停頓,終於在天亮寫完。
=======================================================================
PCMan 談校園數位化-真正的重點在哪裡?
PCMan?這不是那個專門搞電腦跟軟體的傢伙?是阿!就是那個把醫學系當資訊系在念的壞學生。看到標題大家一定以為,我是來鼓吹怎麼把資訊和電腦應用在學校裡吧?正好和大家猜的相反!學校目前正在規劃許多的e化學生系統,e-learning學習平台,所以我這個熱愛電腦的人,一定很樂於看到學校在數位化做的努力吧?正好還是相反!之前系上購置了一套新的網頁系統,開會時我在場,當著系主任和廠商的面堅決反對,力阻廠商一小時。當然,最後系上還是買了。一個電腦狂熱者,卻帶頭反對學校積極數位化,如果不是瘋了,那就是真的有值得一聽的理由。
學校現有的數位化系統,其實有很多:大至大家最熟悉的校務行政、選課系統、e-learning平台、BlackBoard 數位學習平台、圖書館...等,小至資通中心宿網申請、還有醫學系的PBL網站、病理學討論區...等等,以及最近新購置的學習歷程管理系統。這些系統之間,大多有幾個共通點:帳號和資料都不通用,要重複申請、彼此互相無關聯、都缺乏人力維護、原製作人員已經離職或廠商已經倒閉,難以升級或修正,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幾乎都很難用。其中e-learning 網站斥資數十萬元由國內廠商開發,剛購置時完全無法正常使用,多花許多冤枉錢才開始運作,但是品質不佳而介面難以操作,只支援IE瀏覽器、螢幕解析度限定1024x768,使用其他瀏覽器,或螢幕不夠大的使用者,就完全無法正常操作、甚至必須要求教師端使用者,關閉電腦的安全性設定,才能正常操作,種種低劣的設計,充分顯露出公家單位和校園採購的弊端:招標只問價格低廉,不問品質和後續的維護。相關人員不但缺乏相關知識,更只短視看眼前,不做長遠規劃。幸好,此系統目前接近廢棄不用。學校引進了另一套價格更昂貴的「同性質」系統 - BlackBoard。
BlackBoard同樣是e-learning系統,是國際大廠知名品牌,相容性和國際標準符合度都好,價格自然昂貴相當多,但是引進學校後,依舊花了一番功夫無法正常上線,是架設人員操作不當呢?還是花錢購置了軟體,卻沒錢買客戶支援?那後續的維護要怎麼辦?此系統早已經購置許久,差不多和e-learning系統同時期,卻至今仍然沒有完全上線發揮預期的效用。同樣的東西,花了多少冤枉錢,買了兩套,卻連一套的效用也沒發揮到,我們現有的眾多系統都還沒發揮效用,又存在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學校真的還需要不斷建置更多系統嗎?總是在�**陔陔寣A屆時還是會面臨完全一樣的問題,沒有人力維護,空有系統而沒有相關配套,甚至相關人員離職後就廢棄不用,不但徒然形成浪費,更沒有達到任何效用。學校真的窮嗎?還是錢沒有花在刀口上?學校真的不想把事情做好嗎,還是只是很努力,但遺憾缺乏能力和眼光,從來沒走對方向?
「學校已經有兩套現有的系統,可以完全達成你們的需求了,我們真的不需要再買一套一樣的東西啊,主任!系統已經太多了....」儘管盡力勸阻,系主任還是繼續訴說著偉大理想:「這套學習歷程管理系統,會紀錄著學生的學業、社團相關資料,於是系上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狀況,不然有人問我系上狀況,身為系主任,我竟然不知道。」另一位很關心學生的導師說道:「哈佛大學等國外的大學也有這樣的系統阿,我們陽明...」是的,學習人家的優點很好,不過一向厚顏自稱Second to none的陽明,跟哈佛等名校的主要差距,是在有沒有一個系統嗎?「個人資料?那學生隱私權的問題呢?」主任回答到:「這個系統只會給老師看,導師可以透過這個系統,了解學生的狀況,並且主動給予幫助。有一個這樣的系統,可以讓老師更了解學生狀況、主動幫助我們的同學,協助同學學習、發展自我......」我相信系主任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想關心、幫助同學,但是當時我只回了一句話:「真正了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多和學生接觸及溝通,而不是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面。學生資料是死的,學生是活的。」了解學生資料就等於了解學生了嗎?多了幾個數位系統,陽明就變成哈佛嗎?
...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
人性的醜陋就是,會在無權、無勢、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卻在有權、有勢、缺德的人身上找優點。當無權、無勢、善良的人受到傷害的時候,還會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假惺惺地勸說無權、無勢、善良的人,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