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憨兒不容淪為基金會生財工具
喜憨兒事件的初步隨寫
不過喜憨兒基金會的性質,到底是庇護性就業還是支持性就業,恐怕還得再檢視,至今它都沒有公布帳目不是嗎?重點不是執行長的薪資,而是資源怎麼incoming?商品怎麼販賣?喜憨兒的人事成本佔的比例?利潤怎麼處理?行銷經費的細目?政府補貼怎麼應用?人事流動率?
蕭淑珍說,根據去年的財務報表 ,根據去年的財務報表,總收入一億七千一百五十八萬餘元,其中庇護產品收入八千五百五十七萬餘元,義賣庇護產品及活動收入六百三十六萬餘元,合計佔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三點六,顯示自營收入已超過一半,相當難得。另外,去年的總支出為一億七千零一萬餘元,盈餘約一百五十多萬元。
她說,喜憨兒學員的訓練成本龐大,包括社工、輔導老師、工作站服務人員薪資、經營成本、工讀生、輔導員、水電費、房租等,換算起來每位學員訓練成本約二十一萬餘元。....... --- 為何是二十一萬餘元 ? 為何不是一十一萬餘元 ? 甚至更低? 喜憨兒基金會到底有無善意管好這些得來不易的資金及資源啊?
喜憨兒事件所延生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你可以濫用你的同情心, 但社會上眾多正面及負面的批判, 我選擇負面的. 大家切入的角度不同, 不必在那狗吠火車見到不同意見的就罵. 如此只會使不同意見者不願/敢發表看法而可能有掩蓋問題真相之虞.
「低薪喜憨兒」變成「失業喜憨兒」。
... 加上市府補助,Enjoy餐廳年營業額達九百萬元,平均每月七十五萬元,但所有喜憨兒領到月薪總和才十四萬元,加上輔導員、店長與麵包師等人事,剩下的五十萬元不可能都是原物料與雜費,且當初市府還拿出四十萬元開辦補助,勞工局還給付喜憨兒勞健保補助;如此換算,餐廳營收不知到哪去了。 --- 重點在結尾, 作者拋出的問題.....?
請問, 你看過基金會"詳細"的財報了嗎? 知不知道財報能做甚麼? 懂不懂成會? 知不知怎樣創業? 由市場規模, 風險, 營運資金, 經營管理....
Enjoy餐廳每月營收七十五萬元, 工資花費二十五萬元是有偏高! 管銷成本因有市府資助而降低許多. 二十家店的聯合採購, 原物料成本不會比別家高吧? 不可諱言喜憨兒他們是個免費活****, 許多客人一半是抱著同情心上門, 可說門庭若市應不為過. 二十間有著這麼豐富資源的店, 怎能說關就關!?!?
企業是如此經營的嗎? 這般地迴避... 相信有嚴重不欲人知的問題就隱藏在這裡面. 不是開店浮濫就是無節制地揮霍導致成本控管出問題? 經營管理者都是專才嗎? 簡單的一句成語:
經營不善! 倒閉不需理由!
另外請告訴我, 有那家公司商號是虧一個月沒賺就要關門資遣(???很懷疑)的? 還有, 那些聘僱全薪人員的善後如何?
我不會再度回應以避免不理性... 陷入口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