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apafeng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64
稍稍簡單解說一下好了,大精簡請不要定我

CPU的真實時脈是以 倍頻 x 外頻 得來的,至於為何會有外頻與倍頻之分呢。
因為比較於其他週邊配備,CPU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倍頻變成用來跟周邊比較的參數。
外頻是用來與周邊設備做同步用,以133Mhz外頻來說,PCI的速度就是外頻除4 = 33MHz
諸如此類的算法,所以人家常常說,超外頻會使得週邊設備很容易壞就是如此。
如果你將外頻由133Mhz超到200Mhz,PCI的速度就由33Mhz跑到50Mhz。

如果真要超,你的主機板至少要有定頻的功能,也就是說超外頻,
並不會影響到其他週邊的速度。不過成本一定是比較高,因為要做很多時脈的控制。
而以前的記憶體大概就是與外頻跑同步,外頻跑133Mhz而SDRAM就是跑133Mhz,
現在的DDR RAM則是以外頻的兩倍為基準,外頻跑200Mhz,DDR記憶體就是跑400Mhz,

然而很多人都會將外頻與FSB搞混,其實外頻與FSB是不同的東西,
FSB指的是前置匯流排,是CPU與記憶體或北橋晶片之間的資料頻寬,而外頻是指速度,
通常FSB可能是外頻*2的頻寬(DDR),不然就是外頻*4的頻寬(QDR)。

因此超外頻,連帶FSB跟DDR記憶體都會超到,如果你的外頻由200Mhz超到300Mhz,
則FSB會變成600Mbps或是1200Mbps,而DDR記憶體會由400Mhz變成600Mhz,
除非當初你買記憶體時,有買到DDR 600的記憶體,不然都會上不去。

另外,512M是指記憶體的容量,而另外標示的400Mhz是指記憶體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
掛驢機:
Intel Core Duo E7200
ASUS P5Q-EM
Transcend DDR II 800 (2Gx2)
Hitachi 640GB SATAII HDT721064SLA360
Pioneer 217
Sea Sonic 330W
舊 2005-10-08, 10:57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pafe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