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wings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79
引用:
作者fipper
……….你搞不懂什麼叫做系統使用?

系統使用主要在於分工或互補。

跟所使用的方式叫無差別。

系統使用主要在於發揮目前單位做最有效運用。

這樣懂了嗎?

說系統使用不管是VLS與發射架都是可以的!!!請你了解這一點!

再強調一次…

VLS的缺點是”太佔空間”。

自己想想一個VLS的面積可以塞多少發射架進去。

而需要多少的發射架才會與VLS有同樣的射速?(對360度)

而,我直接把你的”發射架無敵鳥理論”直接推翻掉比較快。

想想美國神盾為什麼要貼四面雷達,在想想為什麼由發射架改為VLS?

單純的就只有省下重新裝填時間?

自己想想吧!

而你所說的發射架模式,目前世界上有這系統阿。

可是想簡單的問你。

我們現在在談的是”Tor M1”。

請你跟我說一下,車上掛載跟Tor M1一樣數量的飛彈他的發射架要多大?

從進入位置發現目標、鎖定、轉向、發射的速度。

會比Tor M1的進入位置、鎖定、發射來的快嗎?

在教你一點,不要跟我說陸地地方多買幾台就好了。

你錢多嗎?

你人多嗎?

你後勤保修容易做嗎?

外加一點,對於超音速低空突防,等你發現時,目標已經大大縮減他與你的距離。

而你的轉向速度呢?

這裡再強調一次。

從頭到尾,我非常清楚你在說什麼、錯的又是什麼。

所以你不用在強調了。

我也非常希望你能對於你先前大辣辣說的錯誤觀念能夠當面的承認錯誤。

不過我想…也難了…

跟你說一個觀念。

東西沒有最好,主要看妳怎麼去運用。

發射架有發射架的好與定位點。

相對的VLS也有。

今天會談這麼多,主要你將一件事物批的幾乎一點優點都沒有。

希望你認清他,也認清你傳播了錯誤訊息給大眾的事實。



第一、
講了老半天的系統,你還是拿著船艦在討論陸上系統
當系統由狹小的船艦中移到的空間多的要命的陸地,整個系統的瓶頸就根本完全不一樣了,但是你還是意味的忽視這個事實,就像是一直拿著青蛙在水中游的比狗快,然後講有蹼的腳在陸地上跑得比較快一樣

在陸地方根本不需要談論空間,我們只談論能不能上車
一樣的四連裝系統,射速都是一樣快,相同的飛彈數量下,兩具廉價的四連裝發射架,和一具八連裝VLS發射架,後者麼速度絕對只有前者的一半,而且後者的造價還比較高

你一再地談神盾,也只是一再地展示你忽略路上系統部屬與艦上的不同

那種發射架模式?
鷹式飛彈發射架、天兵系統發射架、海麻雀發射架、MK13發射架、韃靼飛彈發射架,羅蘭飛彈發射架,星紋飛彈發射架,還有一大堆系統全部都是這樣,初非你的世界是指火星,否則答案是肯定的

甚至這些飛彈如果發射架不是與射控/照明雷達連動,更本發射不出去
海麻雀一定得要目標已經被雷達照明,然後目標在飛彈前方尋標器的角度內才能發射

Tor M1把東西塞在一台車上是個成就,但是這和他有沒有全向發射能力無關
還是一句有圖有真相

fire on move也是個成就,但也不干全週接戰的事
你如果要連進入位置的時間都算進去,那我為何不能設定的更嚴苛,時間只夠復仇者接戰

飛彈裝的多不代表什麼,要比多絕對不會比SLAMRAAM多,SLAMRAAM就算是悍馬車也能裝四枚,要比多沒人比他多

陸地系統就是這樣,多買幾台發射車就能解決,把所有飛彈全部塞在一台車上只會比飛彈分散在四台車上更難修,維護費更高

愛國者飛彈使用的是與後勤車輛一樣的底盤,而Tor M1是使用昂貴且複雜難修的專用履帶底盤
愛國者飛彈的底盤零件和後勤車輛一模一樣,只需要買一種零件就可以修,而不是像Tor M1一樣需要買一堆專用零件擺在那邊
愛國者的底盤只要會開卡車的人就能開,但是Tor M1需要受履帶訓
修四個卡車底盤比修一台履帶車來來的容易,便宜、而且還快
四個卡車底盤也比一個履帶底盤便宜,而且維修與操作人力的素質需求更低
真的是嫌錢太多才才會在其他條件一樣的狀況下捨棄四台便宜(不管是造價、維修還是人員操作費)的底盤而選擇塞到一台重到只能用履帶的車上

另一個相似的例子,筆電把所有的東西塞到一台上,而桌上型電腦分成螢幕、主機、鍵盤滑鼠,但筆電有比桌機便宜,比桌機好修嗎?

你還是一直刻意忽視發射架不轉就得交由飛彈去轉的事實
而飛彈轉不會比馬達轉更快

就算是美國海軍(這件事不論陸地上還是海上都一樣),在對應像是3M80這種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情況,選的也不是轉向速度超慢的VLS發射的飛彈,而是交給發射架發射的RAM
你拿超音速的例子只是自己掌自己的嘴
舊 2005-10-08, 04:07 AM #1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wings離線中